乐伐替尼(Lenvima,乐卫玛)为放射性碘难治性甲状腺癌患者带来希望;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四种病理类型。以恶性度较低、预后较好的乳头状癌最常见,除髓样癌外,绝大部分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乐伐替尼的临床治疗效果也令人振奋。研究数据显示,治疗复方或转移性的甲状腺癌,乐伐替尼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是18.3个月,相比安慰剂组3.6个月,有显著提高,接受乐伐替尼患者中,65%人肿瘤缩小,而安慰剂组仅为2%。疗效优势明显。
在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关键III期研究中,口服抗血管生成疗法乐伐替尼已显示晚期放射性碘难治性甲状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显着改善。
这项由医学博士、临床研究副教务长、内分泌肿瘤和激素紊乱教授兼主席Steven I.Sherman领导的全球研究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并可能提供一个新的直到最近,自1940年代以来还没有新的有效治疗方法的一组患者的治疗范式。在去年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首次报告了初步结果;已发表的研究包括更新的数据。
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数据,2015年将有62,450人被诊断出患有甲状腺癌,1,950人将死于该病。Sherman说,这是增长最快的癌症类型,难治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上升。Sherman解释说,直到最近的治疗进展,从历史上看,放射性碘一直是转移性甲状腺疾病患者可用的唯一治疗方法。虽然它确实为选定的一组患者提供了治疗,但超过一半的患者对该疗法没有反应。
“几十年来,在这个患者群体中,治疗往往是重复无效剂量的放射性碘,并可能用化学疗法进行挽救治疗,”该研究的资深作者和国际首席研究员谢尔曼说。“大约10年前,随着新型靶向药物和多靶点激酶抑制剂的日益普及,我们开始认识到用抗血管生成疗法治疗这一亚组患者的潜力,并试图将难治性疾病患者纳入临床试验。”
MD Anderson在研究乐伐替尼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研究人员领导了I期和II期研究。该机构是第一个研究难治性甲状腺癌患者治疗的机构。它还领导了全球III期试验;Mouhammed Habra,医学博士,内分泌肿瘤和激素紊乱副教授,是该机构III期试验的主要研究者。
这项国际、随机、III期双盲研究招募了来自21个国家的392名患者——他们都患有进行性、难治性疾病。患者以二比一的比例随机接受研究药物或安慰剂。总共有261人接受了乐伐替尼,131人接受了安慰剂。在疾病进展时,安慰剂组的患者可以接受乐伐替尼。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次要终点测试了反应率、总生存期和安全性。
对于接受研究药物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率为18.3个月,而接受安慰剂的患者为3.6个月。研究组的总体反应率为64.8%(4个完全反应和165个部分反应),安慰剂组为1.5%。两组均未达到中位总生存期。
对于晚期和转移性疾病患者,乐伐替尼和此类药物是提高总体生存率的第一个潜力。
“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无进展生存期的显着改善,还有65%的反应率-对于患有这种晚期疾病的甲状腺癌患者来说,这几乎是前所未有的结果。我们还发现了患者持续时间的强烈暗示趋势”谢尔曼说。
Sherman说,这种药物并非没有副作用——超过40%的接受乐伐替尼的患者出现了一些反应,其中高血压是最常见的,但可以控制。其他副作用包括:腹泻、疲劳、恶心、食欲和体重下降;37名患者因不良反应停药。此外,治疗期间发生的20例死亡中有6例被其治疗医师确定与药物有关。
“对于这类药物来说,副作用实际上是非常典型的。多年来我们已经学会了积极调整剂量,并提出巧妙的方法来帮助患者耐受药物,同时保持药物有效性,但最少那些副作用。最重要的是仔细选择患者,医生将药物重点放在症状支持上,“谢尔曼说。
乐伐替尼的多项后续研究正在开发中,包括其他类型的甲状腺癌,以及与其他新疗法联合治疗放射性碘难治性患者的研究。
乐伐替尼最早于2012年8月在日本被授予孤儿药治疗甲状腺癌,2015年先后在美国、欧盟正式获批上市,目前已获批的适应症包括晚期甲状腺癌、肾癌、肝癌等。在国内,乐伐替尼获批的适应症只有肝癌。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靶向药乐伐替尼/仑伐替尼(LENVATINIB)的使用说明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乐伐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bxyw/lf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