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伐替尼(lenvatinib)是多种酪氨酸激酶的抑制剂,包括VEGFRs和FGFRs。特别是,与索拉非尼相比,仑伐替尼对FGFR1-4的有效活性是其独特的特点。除了激酶谱,两种药物与靶激酶的结合模式也不同。在这里,我们发现仑伐替尼也以V型结合模式与FGFR1结合,同源建模和对接模拟表明,与FGFR2、FGFR3和FGFR4的结合模式与FGFR1相同。因此,仑伐替尼和sorafenib在分子特性上的差异可能是这两种药物药理活性和作用机制差异的基础。
一项2期临床——研究KEYNOTE-B61的结果令人振奋。该研究是一项仑伐替尼+帕博利珠单抗一线治疗晚期nccRCC的单臂、2期研究,在此汇报此项研究的最新结果。旨在评估一线帕博利珠单抗+乐伐替尼在nccRCC中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者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147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87例(59.2%)为乳头状肾细胞癌,26例(17.7%)为嫌色性肾细胞癌,19例(12.9%)为未分类的肾细胞癌,其余15例为易位相关肾细胞癌(4.1%)、肾髓质癌(0.7%)或其他组织学类型的nccRCC(5.4%)。截至2022年1月31日,随访≥24周的82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8.2(范围:5.5-10.5)个月,ORR为47.6%(95%CI 36.4-58.9),其中3例CR(3.7%),36例PR(43.9%)。DCR为79.3%(95%CI 68.9-87.4)。中位DOR为未达到(范围:1.4+-7.2+个月),在6个月时,PFS率为72.3%(95%CI 60.7-81.0),OS率为87.8%(95%CI 78.5-93.2)。在所有患者中,除一例嫌色细胞癌患者肿瘤增大,其余所有患者目标病灶均有所缩小。
该实验公布的结果中:中位随访时间8.2个月(5.5-10.5),中位反应时间为2.8个月(2.6-5.7),中位DOR未达到(分布,1.4+至7.2+个月)。截至数据截止日期,所有确认有反应的患者都在继续治疗,在≥24周随访的患者中,“可乐”组合的初步结果显示在晚期nccRCC中具有抗肿瘤活性;其安全性可控,且与既往研究安全情况一致。
由于令人鼓舞的ORR和DCR,“可乐”组合为nccRCC提供了潜在的一线治疗选择。目前此研究仍在继续,当其余随访可用时,将会呈现所有患者的数据,相信此结果必将扩展为更广泛的人群的3期研究,为此类少见的nccRCC患者带来福音。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HCC中激活FGF信号通路有助于其恶性发展17,19,20,21,23,26。因此,我们检测了仑伐替尼对9种HCC细胞株的抗增殖活性,结果表明,乐伐替尼对激活FGF信号通路的HCC细胞株具有抑制活性;这种增殖抑制伴随着抑制FRS2磷酸化。这些结果表明,乐伐替尼(仑伐替尼)的选择性抗增殖活性是基于抑制激活的FGF信号通路。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乐伐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bxyw/lf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