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dia等使用戈沙妥珠单抗(sacituzumab govitecan,SG)[一种由抗人滋养细胞表面抗原2(trophoblast cell surface antigen 2,Trop-2)抗体组成的抗体偶联药物]与医生选择的单药化疗(艾立布林、长春瑞滨、吉西他滨或卡培他滨)作对比,开展了一项针对复发或难治性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metastatic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mTNBC)的III期试验。研究的主要终点是468例基线无脑转移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所有患者既往均接受过紫杉类药物治疗。次要终点为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PFS、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和安全性。
作者报告,在生存期和可耐受的安全性方面,戈沙妥珠单抗与化疗相比,对至少接受过两种治疗的mTNBC患者有显著优势,中位PFS分别为5.6个月和1.7个月,OS分别为12.1个月和6.7个月。SG组和化疗组的OR值分别为35%和5%。SG组的中位PFS为4.8个月,标准化疗组的中位PFS为1.7个月。SG组的中位OS为11.8个月,标准化疗组中位OS为6.9个月。
所有亚组均有临床获益,并且获益程度与Bardia等在ASCENT研究中报告的Trop-2表达水平无关。
特别是SG组的中位相对剂量强度为99.7%。
与戈沙妥珠单抗治疗相关的最常见不良事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SG组63%,化疗组43%)、腹泻(SG组59%,化疗组12%)、恶心(SG组57%,化疗组26%)、脱发(SG组46%,化疗组16%)、疲劳(SG组45%,化疗组30%)、贫血(SG组34%,化疗组24%)。尽管腹泻和骨髓抑制是主要不良事件,但停药率非常低(两组均为5%)。
最常见的3级[严重,根据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CTCAE)]或更高级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SG组51%,化疗组33%)、白细胞减少(SG组10%,化疗组5%)、腹泻(SG组10%,化疗组<1%)、贫血(SG组8%,化疗组5%)和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SG组6%,化疗组2%)。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可以通过降低剂量、延迟给药或这两种方式联合,以及在第1周期第1日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措施进行治疗。SG组3级和4级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5%和1%,化疗组分别为2%和<1%。此外,SG组49%的患者和化疗组23%的患者同时接受了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
这项研究的结果改变了接受过二线甚至多线治疗的mTNBC患者的临床实践。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戈沙妥珠单抗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stzd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