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ATCHPOINT研究是一项多中心的I/II期研究,纳入的患者均为年龄≥16岁、确诊为费城染色体(Ph)阳性或BCR-ABL1阳性CML、适合FLAG-IDA化疗且入组4周内未接受大剂量化疗的患者。在16例接受了1个周期普纳替尼+FLAG-IDA治疗的患者中,9例(56%)患者出现药物反应且没有剂量限制性毒性,2例(13%)患者有药物反应也有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2例(13%)患者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但无药物反应,3例(19%)患者既无药物反应也无剂量限制性毒性。更新的EffTox模型建议继续使用普纳替尼30mg/d。
研究过程中,患者从FLAG-IDA治疗方案的第1天开始,按EffTox推荐剂量服用普纳替尼30mg/d,至第28天。若FLAG-IDA周期结束后血液学恢复,说明普纳替尼可连续给药超过28天。若患者经治疗未出现疾病缓解,则将普纳替尼剂量增至45mg/d,若出现药物毒性反应,则减至15mg/d。
该研究在基线时以及每个治疗周期的第1、2、3、4、5、8、15、22和28天时进行随访,若达到恢复期,则改为每周一次随访。该研究也定期评估患者血液学反应、细胞遗传学反应和分子学反应。患者诊断时和普纳替尼+FLAG-IDA诱导达慢性期后,需采集外周血标本,进行基因的二代测序。不良事件的测量是依据《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第4版)》,在患者报告不良事件时,进行持续评估。主要研究终点为确定普纳替尼的剂量,评估普纳替尼与FLAG-IDA联合化疗时的有效性和耐受性。次要终点为监测普纳替尼的毒性、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0%Ph阳性细胞)、主要分子缓解(BCR-ABL1水平≤0.1%)和完全血液学反应。
在普纳替尼Ph+ALL和CML评估(PACE)试验中接受单药普纳替尼治疗的患者与欧洲骨髓移植登记处报告的allo-SCT患者OS的事后、回顾性、间接比较,CML分层进行了疾病阶段和Ph+ALL。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用于比较干预组之间的OS,调整从诊断到干预的时间、年龄、性别和地理区域,报告了24个月和48个月的OS率和中位OS。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