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是大多数生物体生长的必需元素,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地拉罗司(ExJade)是FDA批准的铁(III)螯合剂,对于地中海贫血等需要长期输血而导致铁积累的人群而言,其在治疗铁过载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此外,最近的研究也证明了地拉罗司在抗细菌等微生物方面的作用。但由于地拉罗司本身并不发光,目前尚且没有作为诊断工具的报道。
在此,德克萨斯大学Jonathan L.Sessler教授团队设计并合成了几种基于地拉罗司的衍生物,能够用于细菌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其表现出独特的聚集诱导发射(AIE)、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电荷转移(TICT)以及通过键和通过空间共轭特性的组合特征。
作者设计的地拉罗司衍生物ExPh、ExPh-OMe、ExBT、ExBT-OMe和ExPhos的结构如Scheme.1所示。ExPh和ExBT在水性介质中具有荧光发射,而在有机溶液中没有荧光。该结果归因于AIE荧光现象,其中ExPh和ExBT在水中形成不溶性荧光聚集体。另外,在MeCN和水混合介质中的研究表明,当水含量大于80%时也会产生荧光发射现象。
为解释地拉罗司荧光特性的机制,作者用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了固态ExPh和ExBT的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相互作用。另外,用甲基封闭ExPh和ExBT中的苯酚单元,得到ExPh-OMe和ExBT-OMe。这种修饰导致发射最大值产生了显著蓝移并且AIE特性消失。因此,可以推断ExPh和ExBT的氢键相互作用促进了荧光聚集体的形成。与ExPh和ExBT相比,ExPh-OMe和ExBT-OMe均出现溶剂依赖性行为。综上,作者将地拉罗司核心的荧光特征归因于分子内电荷转移/扭曲分子内电荷转移(ICT/TICT)过程的调节。
对电子激发单重态(S1)进行了激发态自然跃迁轨道(NTO)计算。与TICT系统所预期的结果一样,S1激发态的几何优化显示苯基取代基和三唑核之间呈平面结构。随后对酮互变异构体进行计算以确定ESIPT倾向。对ExPh而言,激发的酮式比更稳定的TICT烯醇式具有更高的能量(+9.6 eV),该特征与已知ESIPT系统ExH一致。因此,作者推断TICT和ESIPT机制对ExPh的荧光发射都有影响。此外,NTO计算还揭示了ExPh、ExPh-OMe和ExBT中苯酚和苯基单元之间具有额外空间共轭(TSC)特征,这种效应可以通过聚合增强(Fig.3)。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地拉罗司 https://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