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鲁替尼+BR组比安慰剂+BR组的进展或死亡风险低80%。ORR显著改善。依鲁替尼+BR的安全性与已知的BR和依鲁替尼一致。这一数据进一步证实依鲁替尼是治疗先前经治疗CLL/SLL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案。接受BR(≤6个疗程)的患者按1:1随机分配接受依鲁替尼(420mg/天)或安慰剂。嘌呤类似物耐药是一个分层因素。17p缺失(细胞>20%)的患者未纳入其中。主要终点是独立检查委员会(IRC)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包括IRC评估的总生存期(OS)和总缓解率(ORR)。
研究纳入578名患者(每组289名);中位年龄为64岁;其中38%为RaiIII/IV期;先前疗法中位数为2。依鲁替尼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83%和78%的患者完成6个疗程的BR。
中位随访17.2个月,IRC评估依鲁替尼+BR的PFS显著长于安慰剂+BR(中位未达到vs 13.3个月;HR:0.203,95%CI:0.150-0.276,P<0.0001)PFS结果与高危亚组一致。ORR和CR/CRi率分别为82.7%vs 67.8%(P<0.0001)和(10.4%vs 2.8%)。中位OS未达到。安慰剂组中90名证实发生PD的患者转移至依鲁替尼组。
依鲁替尼组和安慰剂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58.2%vs 54.7%)和恶心(36.9%vs 35.2%);最常见的3/4级不良反应为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53.7%vs 50.5%)和血小板减少症(两组都是15.0%)。3/4级心房颤动发生率为2.8%和0.7%,严重出血发生率为2.1%和1.7%。依鲁替尼+BR vs安慰剂+BR,疲劳有所改善。
伊布替尼是全球第一个获批上市的BTK抑制剂(BTKI),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复制和转移所需的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的活性发挥抗癌作用,其本是由强生和Pharmacyclics合作开发,2013年,伊布替尼获得FDA批准上市,2015年,艾伯维通过收购Pharmacyclics获得了伊布替尼的美国市场商业权利,强生拥有依鲁替尼在全球其他国家的商业权利,2018年,伊布替尼获批进入中国市场,商品名为亿珂。截至目前,伊布替尼已在全球超100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获批适应症包括细胞淋巴瘤、移植物抗宿主病、边缘区淋巴瘤、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
2018年2月,艾伯维和强生推出了伊布替尼片剂版本,规格包括140mg、280mg和420mg。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依鲁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bxyw/yl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