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奈克拉联合BCL-2依赖性药物可能是针对MM生存途径的一种有效治疗策略。临床前研究表明,维奈克拉与地塞米松和硼替佐米联合,可产生协同作用,并为该联合方案在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该研究纳入了56例接受维奈克拉治疗的R/R MM患者。42例(75%)患者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携带t(11;14),38%的伴有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
30例患者的免疫组化BCL-2表达情况可评估,其中强表达18例(60%)和弱表达5例(17%),BCL-2强表达患者更常发生t(11;14)。患者的中位既往治疗线数为6,14%的患者接受过≥10线既往治疗。79%的患者既往接受过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61%的患者为五重难治。从MM诊断至开始维奈克拉治疗的中位时间为4.6年。
该研究中55%的患者使用维奈克拉单药治疗或与地塞米松联合的二联治疗;45%的患者使用三联或四联治疗,三联治疗方案将维奈克拉与PI(硼替佐米、卡非佐米或伊沙佐米)或达雷妥尤单抗联合地塞米松,四联方案为维奈克拉、达雷妥尤单抗、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或维奈克拉、卡非佐米、IMiD(来那度胺或泊马度胺)和地塞米松。95%的患者对至少一种PI和一种IMiD难治。34%的患者采用了维奈克拉剂量递增策略。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肿瘤溶解综合征,包括未采用剂量爬坡方法的患者。86%的患者使用了抗菌预防,包括抗病毒、抗肺孢子虫、抗细菌和抗真菌治疗。
总体而言,与标危组患者相比,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与患者PFS(P=0.0001)和OS(P<0.0001)缩短相关。亚组分析显示,在携带t(11;14)的患者中,并发和未并发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患者的中位PFS为3.4个月和14.1个月(P=0.0063)。在非t(11;14)患者中,有和无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患者的中位PFS为2.6个月和7.1个月(P=0.09)。在t(11;14)患者中,并发和未并发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13个月和未达到(P<0.0001)。在无t(11;14)的患者中,有和无高危细胞遗传学患者的中位OS为10个月和未达到(P=0.33)。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维奈克拉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wnt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