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伐曲波帕可加快血小板生成速度,有效性可持续多年。这些药物对于不能接受(或不愿意接受)脾切除术的患者特别有益。有些ITP成年患者(但通常不适用于儿童患者)最终可能需要手术切除脾脏(脾切除术),从而增加血小板数目。脾切除术的缺点包括形成血栓、发生癌症以及出现某些危及生命感染的风险增大。患者在脾切除术后可能需要使用某些抗生素或疫苗,以减小(但不会彻底消除)感染风险。与脾切除术相比,药物治疗的使用比例呈增长态势。阿伐曲泊帕治疗(20 mg,每日一次)。5个月后,他的血红蛋白浓度增加到123 g/L,血小板计数恢复到103×10^9/L(图1A-B)。阿伐曲泊帕用药剂量减少到20 mg,每隔一天一次,持续3个月,然后停药。患者使用低剂量CsA(75 mg,每日2次)保持应答,整个过程中肝功能检测指标正常并保持稳定。
血小板生成素的作用机制主要为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及巨核祖细胞,从而诱导巨核细胞成熟分化,达到促进血小板生成的效果,血小板生成素属造血生长因子类物质,主要作用于人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通过与人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相结合,达到调节巨核细胞增殖、分化、成熟及分裂的作用,最终可使血小板增加,临床应用效果也较理想。
阿伐曲波帕与肝毒性相关。在ITP患者中进行的Ⅱ/Ⅲ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阿伐曲波帕E的发生率与其他TPO受体激动剂相当,其中最常见(≥10%)的AE是疲劳、头痛、挫伤和鼻出血,而血小板计数增多的AE呈剂量相关性,调整暴露时间后SAE的发生率(1.2%)较安慰剂(0.7%)也未明显增加。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