仑卡奈单抗血药峰浓度(Cmax)和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在0.3~15mg/kg剂量下成比例增加。10mg/kg单剂量下,平均Cmax为264μg/ml,平均AUC0~24h为5010μg·h/ml,平均半衰期(t1/2)为165h;相同剂量且每2周给药1次的多剂量试验下,第6周后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最后1剂给药后受试者的Cmax为307μg/ml AUC0~24h为5720μg·h/ml,平均t1/2为127h,此时中央分布容积为3.22L。仑卡奈单抗的清除率为0.434L/d,终末半衰期为5~7d。
仑卡奈单抗与内源性IgG的消除途径相同,均被蛋白水解酶降解。暂未在肾功能不全或肝功能不全的受试者体内开展仑卡奈单抗药动学研究,但基于其消除原理,理论上其不会经肾脏消除或经肝脏代谢。
仑卡奈单抗已被证明可降低AD动物模型大脑和脑脊液中的致病性Aβ,并防止Aβ沉积。静脉给药后,仑卡奈单抗可穿过血脑屏障到达脑实质,与目标Aβ分子结合形成Aβ-mAb复合物,通过神经中枢固有的免疫效应小胶质细胞途径清除;外周血中的Aβ也可被仑卡奈单抗捕获后清除,形成浓度梯度,发挥“下沉效应”使脑内的Aβ向外流出。这两种潜在机制共同发挥作用,降低脑内Aβ浓度。在使用仑卡奈单抗前,需确认患者存在病理学上的Aβ,获得1年内的脑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数据以评估先前存在的淀粉样蛋白相关成像异常(amyloid related imaging abnormalities,ARIA),并分别在第5、7次和第14次给药前进行一次MRI检测,为后续治疗提供建议支持。如果影像学观察到ARIA,应基于ARIA的类型、严重程度和是否存在临床症状等方面调整治疗方案。给药期间应注意监测输注相关反应,可采用降低输注速率、停止输注并根据临床指征进行适当治疗等方法。在后续给药中可考虑预防用抗组胺药、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仑卡奈单抗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lknd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