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皮质癌是一种罕见恶性肿瘤,常见于幼儿和中老年人群体,治疗方法通常为手术切除和服用米托坦片。米托坦片最初是治虫害和鼠害的农药,后来被美国研究者用作狗药。改良后于1960年开展临床应用,成功使患者肿瘤消退。中国泌尿外科教授于1961年报告内地首例肾上腺皮质癌,并提供诊断与治疗方法。2019年,协和医院通过进口采购米托坦,虽未能解决用药难问题,但为此后批准做好前期准备;2020年,我国建立了肾上腺激素水平检测方法。
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官网最新公示,HRA Pharma Rare Diseases公司的米托坦片(mitotane)已在中国获批上市。根据优先审评公示信息,该药本次获批的适应症为肾上腺皮质癌(ACC)。
米托坦是一种肾上腺细胞毒性活性物质,可抑制肾上腺皮质产生皮质类固醇激素。对米托坦作用方式的研究发现,该药有两个主要的生物学效应:一是通过线粒体改变和抑制甾醇-O-酰基转移酶1(SOAT1)的活性,米托坦可对肾上腺皮质细胞产生直接的细胞毒性作用;二是通过改变皮质醇的外周代谢并直接抑制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类固醇,来抑制皮质类固醇的合成。
这款药物于1964年上市,美国FDA于1970年批准用于治疗肾上腺皮质癌。2018年、2019年中国曾通过临时进口途径(不用临床试验)进口了部分药品,但并未能解决国内肾上腺皮质癌病人的用药难问题。
据估计,在中国可能有10000名左右的肾上腺皮质癌病人。早中期ACC患者术后米托坦辅助治疗
手术切除是早中期ACC的主要治疗方法,对于ENSAT分期为Ⅰ~Ⅲ期的患者,首选根治性手术,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包括肿瘤周围脂肪组织、可疑肿瘤受侵区域及淋巴结。如邻近脏器受累应连同原发灶整块切除,以保证切缘阴性(R0切除),这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然而即使R0切除,在行根治性手术的ACC患者中(包括ENSAT分期Ⅰ~Ⅱ期),仍有超过50%的患者术后出现肿瘤复发。复发患者可考虑二次手术,但如无法完全切除复发灶,患者不能额外获益。
ACC较高的复发风险为术后进行药物辅助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根治性手术后米托坦辅助治疗疗效的最佳证据来自2018年的2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米托坦辅助治疗可显著降低ACC患者根治性手术后肿瘤复发和死亡的风险,RFS(HR=0.62,95%CI:0.42~0.94,P<0.05;HR=0.8,95%CI:0.6~1.1,P<0.05)和OS(HR=0.69,95%CI:0.55~0.88,P<0.05)明显延长。随后,多项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米托坦辅助治疗ACC的疗效。
Calabrese等对152例非转移性ACC患者根治性手术后米托坦辅助治疗的疗效评估后发现,未进行米托坦辅助治疗患者的复发风险增高(HR=2.79,95%CI:1.58~4.91,P<0.001);非转移性ACC患者根治性手术后米托坦辅助治疗可显著降低Ki-67指数升高(P=0.005)和ENSAT分期Ⅲ期(P=0.02)ACC患者的死亡风险。2018年欧洲内分泌学会发布的成人ACC管理指南建议,根治性手术后高复发风险的患者(ENSAT分期Ⅲ期,或R1~RX切除,或Ki-67指数>10%)应予以米托坦辅助治疗。
而对于低肿瘤负荷或肿瘤较惰性的ACC患者(ENSAT分期Ⅰ~Ⅱ期,或R0切除,或Ki-67指数≤10%),现有临床研究尚不能明确米托坦的疗效。正在进行的ADIUVO试验为前瞻性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米托坦组和对照可,能有助于明确米托坦在ACC低/中风险患者(Ki-67指数≤10%)中的意义。因此,对于低肿瘤负荷或较惰性的ACC患者,建议在评估患者病情的基础上个体化探究是否应用米托坦治疗。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米托坦/密妥坦(MITOTANE)的用法用量的简要介绍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米托坦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mituo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