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的系统治疗发展非常迅速,涉及多种方法,包括化疗、生物治疗以及免疫治疗。化疗仍然是治疗胆管癌的重要基础,标准方案是基于ABC-02研究的吉西他滨加顺铂联合治疗。还有其他联合化疗的方案尚未得到验证,如SWOG 1815对吉西他滨加顺铂再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的研究,我们仍需等待一些重要数据公布。除此之外,通过二代测序技术我们已经在胆管癌中发现了很多潜在的治疗靶点,如抗FGFR2、抗IDH1和抗ERBB2等。最新的治疗策略是将免疫治疗添加到化疗当中,并且取得了令人惊讶的初步结果,我们非常期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加以证实。
FGFR 1-3基因的改变是在这些基因组异质性肿瘤中发现的致癌驱动因素之一。特别是在肝内胆管细胞癌中,大约10%的患者可以检测到FGFR2融合。基于FIGHT-202研究,培米替尼(pemigatinib,一种口服、选择性FGFR1、2和3抑制剂)已获批用于治疗既往经治的、不可切除的、局部进展或转移的FGFR2融合或重排的成人肝内胆管癌患者。
FIGHT-202研究设计如图1所示,共包括三个队列:队列A为FGFR2融合/重排患者,为本研究的目标人群;队列B为其他FGF/FGFR基因改变的患者;队列C为无FGF/FGFR改变的患者,类似于对照组。研究共纳入147例患者(队列A,n=108;队列B,n=20;队列C,n=17;未确定FGF/FGFR状态,n=2),中位(范围)年龄为59.0(26-78)岁,57.8%的患者为女性,70.7%为白人,89.8%为肝内胆管癌,包括队列A中99.1%的患者。三个队列均口服培米替尼,方案为用药2周,然后停用1周,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毒性反应。主要终点为队列A的ORR(根据独立中心评估确定);次要终点为队列A/B组合队列的ORR,以及队列B、C的ORR,所有队列的DOR、DCR、PFS、OS和安全性。
安全性方面,91.8%的患者有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EAE),最常见的是高磷血症(58.5%)、脱发(49.7%)和腹泻(47.6%)。大多数TEAE严重程度为1级或2级;最普通的等级≥3例TEAE为低磷血症(14.3%)。4.1%的患者出现致命的TEAE(均被认为与培美加替尼治疗无关),10.2%的患者因TEAE而停药。
该项研究结果表明,培米替尼在晚期/转移性胆管癌合并FGFR2融合或重排的患者中继续显示出持久的反应、延长的OS和可管理的安全性。这些结果进一步强调了对胆管癌患者进行分子检测的必要性。总的来说,这项研究的数据非常积极,反应率保持稳定,反应持续时间约为9个月,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总生存期达到了17.5个月。毫无疑问,对于FGFR2融合患者,如果需要系统治疗,培米替尼是二线治疗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胆管癌用药培米替尼/佩米替尼(PEMIGATINIB)的功效与毒副作用说明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培米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pm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