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小板减少,贫血和中性粒细胞减少:
(1)芦可替尼的治疗可能造成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包括血小板减少、贫血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开始芦可替尼治疗之前必须进行全血细胞计数检查。
(2)已观察到开始治疗时血小板计数偏低(<200,000/mm3)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更容易出现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一般是可逆的,通过减少剂量或暂时停止芦可替尼治疗可以控制。
(3)出现了贫血的患者可能需要输血。对出现了贫血的患者也可能需要考虑调整剂量或中断给药。
(4)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500/mm3)一般是可逆的,通常可以通过减少剂量或暂时停止芦可替尼治疗进行控制。
(5)应当根据临床指征监测全血细胞计数,并根据需要调整剂量。
2、感染:
(1)在芦可替尼治疗患者中发生过严重细菌、分支杆菌、真菌、病毒和其他机会性感染。应该评价患者发生严重感染的风险。医生应该对接受芦可替尼治疗的患者进行密切观察,注意是否存在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并尽快开始适当治疗。只有在活动性严重感染的问题解决后,方可开始芦可替尼治疗。
(2)已有关于接受芦可替尼治疗骨髓纤维化的患者发生结核病的报告。在开始治疗前,应根据国内的推荐,对患者是否发生活动性和非活动性(“潜伏性”)结核病进行评价。
(3)在接受芦可替尼的慢性HBV感染的患者中报告过乙型肝炎病毒载量(HBV-DNA滴度)升高,伴随或不伴随相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芦可替尼对慢性HBV感染的患者病毒复制的影响未知。应按照临床指导原则对慢性HBV感染患者进行治疗和监测。
3、带状疱疹:医生应该教育患者识别带状疱疹的早期症状和体征,并建议尽早寻求治疗。
4、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已有关于接受芦可替尼治疗骨髓纤维化的患者发生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PML)的报告。医生应警惕提示PML的神经精神症状。如果疑似发生PML,必须暂停给药直至PML被排除。
5、非黑色素瘤皮肤癌:已有关于接受芦可替尼治疗骨髓纤维化的患者发生非黑色素瘤皮肤癌(NMSC)的报告,包括基底细胞、鳞状细胞和Merkel细胞癌。这些患者大部分曾长期接受了羟基脲治疗,并有既往NMSC或皮肤癌前病变史。与芦可替尼的因果关系尚未确立。建议有皮肤癌风险的患者定期接受皮肤检查。
6、血脂异常/升高:芦可替尼治疗与脂质参数升高相关,其中脂质参数包括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建议按照临床指南进行血脂监测和血脂异常治疗。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芦可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bxyw/ls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