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立康唑是第二代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效力强的特点,可抑制真菌浆膜的必需组分麦角甾醇的合成。它的药理作用的靶位是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羊毛甾醇14α -脱甲基酶,酶可催化脱去羊毛甾醇C14位上的甲基。
那么伏立康唑的不良反应有哪些呢?有一例患者使用伏立康唑后不久便出现关节痛,但患者并未予以重视,几日后症状加剧才告知医生。患者既往并无此现象出现。因此考虑患者关节痛由伏立康唑所致。虽然说明书中已有关于伏立康唑致关节痛、骨膜炎发生的记录,但笔者检索国内文献并未发现有相关报道。有研究表明,该不良反应可能与伏立康唑结构中的氟有关,可致患者体内氟化物浓度升高,进而引发关节痛、骨膜炎。一般处置方法是对症处理或减少伏立康唑的剂量,严重者应停药。大多数患者在停药后症状可明显改善,少数患者在停药一段时间后仍有症。
伏立康唑其他的不良反应还包括:精神异常:其发生与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密切相关。通常发生在用药后 1~4 天,且大都在停药后恢复正常。视觉异常:临床表现为视觉障碍,且往往与幻觉不良反应相伴发生视觉障碍,大都出现在给药后一周通常停药后 1~3 天即可恢复。肝毒性:肝毒性是伏立康唑停药的首要因素,其发生率为 20%~30%,大多数患者常表现为轻度到中度的肝功能异常(常见转氨酶、碱性磷酸酶、 γ-谷丙酰基转肽酶以及胆红素值升高),少数患者会由于基础疾病发展成严重的肝损伤,甚至肝衰竭,其临床常表现为乏力、右上腹疼痛、腹泻、黄疸、发热以及胆汁淤积性肝病。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伏立康唑 https://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