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肾脏疾病治疗领域,司帕生坦作为一款新型药物正逐渐崭露头角,为众多患者带来新的曙光。它属于双重内皮素-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DEARA),能同时作用于内皮素A(ETA)受体和血管紧张素II 1型(AT1)受体,这一独特的双重作用机制使其在肾病治疗中效果显著。
人体内的内皮素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维持肾脏正常生理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肾脏疾病状态下,这两大系统过度激活,成为疾病进展的“助推器”。内皮素与ETA受体结合,引发血管强烈收缩,促使细胞增殖并加剧炎症反应,极大地加重了肾小球的损伤程度;而血管紧张素II与AT1受体结合,不仅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还增加钠离子重吸收,刺激细胞增殖,进一步恶化肾小球的病理状态。司帕生坦巧妙地通过同时阻断ETA受体和AT1受体,有效遏制了这两大系统的过度激活,减少了血管收缩、细胞增殖和炎症反应,全方位保护肾小球功能,为延缓肾脏疾病进展筑牢防线。
司帕生坦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性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N)。IgAN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免疫球蛋白A在肾小球系膜区异常沉积为特征,进而引发肾小球炎症和纤维化,最终可能发展为终末期肾病,严重威胁患者健康。许多IgAN患者长期受大量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困扰,传统治疗手段往往难以取得理想效果。
实际案例中,一位40岁的IgAN患者,患病多年,虽长期接受传统治疗,尿蛋白水平却居高不下,肾功能也逐渐恶化,身体水肿严重,生活质量大打折扣。在改用司帕生坦治疗一段时间后,奇迹发生了。患者的尿蛋白量显著下降,水肿逐渐消退,肾功能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他自述身体状况明显改善,能重新正常生活与工作。多项临床试验也有力证实了司帕生坦的卓越疗效。与传统治疗药物相比,使用司帕生坦治疗的IgAN患者,尿蛋白降低幅度更大,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速度显著减缓,大大降低了发展为终末期肾病的风险。
特别要注意的是,司帕生坦可能对胎儿造成严重伤害,因此孕妇绝对禁用,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在用药期间及停药后一段时间内,务必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用药过程中,患者应避免与其他影响肾脏血流动力学或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的药物联用,如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等,以免增加不良反应风险或降低药物疗效。同时,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也十分关键,方便医生及时评估治疗效果,动态调整治疗策略。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