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拉替尼实现了晚期ALK阳性NSCLC一线治疗的新突破,在Ⅲ期研究CROWN中,共纳入296例既往未经治疗的晚期ALK阳性NSCLC患者,全部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组接受洛拉替尼或克唑替尼治疗。研究的主要终点为盲态独立中心评估(BICR)的无进展生存期(PFS)。3年随访数据中,洛拉替尼一线治疗的中位PFS尚未达到,但已突破性延长至36.7个月以上,与克唑替尼(中位PFS:9.3个月)相比,洛拉替尼使晚期ALK阳性NSCLC患者疾病进展或死亡的风险下降73%(HR=0.27)。
两组3年PFS率分别为63.5%和18.9%,相差悬殊。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洛拉替尼的PFS曲线并未见下行趋势,其数值尚不可估量。脑转移是晚期ALK阳性NSCLC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对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洛拉替尼对于晚期ALK阳性NSCLC颅内病灶的控制能力令人惊艳。CROWN研究中,共有76例患者(洛拉替尼组37例、克唑替尼组39例)基线时存在脑转移,在基线有可测量脑转移的患者中,洛拉替尼组颅内客观缓解率(ORR)达83.3%,对照组为23.3%。
值得注意的是,洛拉替尼脑转移亚组完全缓解(CR)率高达72.2%,对照组仅7.7%。此外,对112例基线无脑转移的患者随访3年时,仅1例出现颅内进展,3年无颅内无进展生存率高达99.1%。在CROWN研究亚裔患者分析中,洛拉替尼显著延长亚裔患者中位PFS,展现了有效控制病情进展的优势。亚裔亚组共纳入120例患者(洛拉替尼组59例、克唑替尼组61例),随访3年结果显示,经BICR评估的中位PFS分别为NR和11.1个月(HR=0.40),3年PFS率分别为61%和25%;经研究者评估的中位PFS则为NR和9.2个月(HR=0.24),3年PFS率分别为63%和12%。对于存在脑转移的亚裔亚组人群,洛拉替尼治疗的颅内完全缓解率(IC-CR)为73%,克唑替尼组为13%。此外,ORR(78%vs.57%)、客观缓解持续12个月的比例(80%vs.29%)等方面,洛拉替尼同样表现出相对克唑替尼的明确优势,与CROWN研究整体人群保持了一致。
安全性方面,在长期随访过程中,洛拉替尼组未出现新的安全性信号,洛拉替尼组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高脂血症,发生高脂血症的患者可以服用降脂药进行干预。洛拉替尼组因不良事件而导致的永久停药率仅为7.4%,低于克唑替尼的9.9%。备受关注的洛拉替尼中枢神经系统相关不良事件方面,绝大部分为1-2级,可以通过暂停用药和减量得到有效控制。
洛拉替尼奠定晚期ALK阳性NSCLC长期生存基准;提高肿瘤防治能力重在基层。洛拉替尼的临床疗效已经毋庸置疑,一线治疗能够显著延长PFS,更大幅度地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一线治疗的长PFS获益在临床用药中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增强医患双方的治疗信心,避免频繁换药而给患者带来心理等方面的负担。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