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拉替尼lorlatinib具有更广泛的功效,但在治疗过程中已经确定了耐药机制。大约35%的患者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序贯治疗期间出现ALK基因混合耐药突变。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过程中耐药性出现的分析表明,连续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会导致混合突变的形成增加,从而增加治疗耐药性。
是什么药?它能治疗哪些癌症?劳拉替尼主要用于治疗ALK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特别是那些已经对其他ALK抑制剂(如克唑替尼或阿来替尼)产生耐药性的患者。它也可以用于治疗ROS1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劳拉替尼是一种口服药物,每天一次,每次100毫克,饭前或饭后均可服用。劳拉替尼的常见副作用包括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体重增加、心律失常、神经系统相关不良反应(如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等)、皮肤相关不良反应(如皮疹、干皮等)、肝功能异常等。
在III期研究的中期结果中,劳拉替尼lorlatinib也显示优于第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克唑替尼的治疗。然而,同时期开发的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也在研究中显示优于克唑替尼。尽管由于研究设计和研究人群不同,不同研究之间的直接比较本质上是有限的,但与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相比,劳拉替尼至少表现出与克唑替尼一样大的效果。
劳拉替尼lorlatinib 12个月后的PFS为78%,甚至高于alectinib或brigatinib的PFS(分别为68.4%和67%)。与克唑替尼治疗相比,劳拉替尼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72%,风险比为0.28.与克唑替尼治疗相比,艾乐替尼和布加替尼发生此类事件的风险仅降低53%和51%。
脑转移是ALK阳性NSCLC队列中常见的预后问题。与克唑替尼相比,劳拉替尼对现有脑转移瘤具有更优异的疗效。此前关于克唑替尼的研究已经发现血脑屏障的穿透性较差。劳拉替尼lorlatinib是专门开发的第三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具有高颅内利用率的特性。与克唑替尼相比,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也表现出更好的颅内反应。可测量的脑转移瘤对艾乐替尼或布加替尼治疗的反应率与CROWN研究中劳拉替尼的反应率相当。尽管缓解率相当,但与艾乐替尼和布加替尼相比,劳拉替尼的颅内完全缓解率更高。
与克唑替尼相比,劳拉替尼lorlatinib更频繁地表现出更高级别的不良事件。副作用特征与劳拉替尼已经描述的事件一致。然而,鉴于严重副作用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应该指出的是,其中一半以上的病例涉及胆固醇、甘油三酯或两者水平升高,而这两种情况都可以通过药物成功治疗。然而,更重要的是劳拉替尼的认知副作用。然而,事实证明,这些可以通过剂量调整来令人满意地抵消。尽管存在所描述的副作用,但与最初的情况相比,劳拉替尼治疗改善了总体生活质量。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