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纳替尼的安全性与伊马替尼相当。可评估安全性的人群包括普纳替尼组163例患者和伊马替尼组81例患者。两组的治疗相关严重不良事件(TEAE)发生率相当,普纳替尼组为60%,伊马替尼组为56%。两组分别有90%和93%的患者发生了3/4级TEAEs。两组各有5%的患者报告了5级TEAEs。
在接受普纳替尼治疗后可随访的患者中,35%(n=163)接受了后续抗癌治疗,而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患者中,57%(n=81)接受了后续抗癌治疗。分别有19%和37%的患者接受了第二代或第三代BCR::ABL1 TKIs和/或免疫治疗。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中有13例患者在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后继续接受了基于普纳替尼的治疗。
在数据截止时,普纳替尼组接受研究治疗的患者多于伊马替尼组(分别为41%和12%)。普纳替尼组95例患者停止治疗的原因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30%)、疗效不佳(7%)、不良反应(AE;12%)、进展性疾病(4%)或其他(4%)。伊马替尼组70例患者停止治疗,其中包括HSCT(37%),疗效不佳(26%),AE(12%),疾病进展(6%),其他原因(5%)。普纳替尼组21例患者死亡,伊马替尼组13例患者死亡。普纳替尼(帕纳替尼,Ponatinib)是一种抗癌药物,可干扰某些癌细胞的生长。普纳替尼(帕纳替尼,Ponatinib)用于成人治疗一种称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或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血癌。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