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2型抑制剂或DFG-out化合物是随后开发的非活性形式,除了与1型化合物相同的区域外,还可以与额外的疏水位点结合。结合额外疏水位点的能力为2型抑制剂提供了比1型抑制剂更具选择性和更有效的能力。普纳替尼分子被设计为以不同于现有激酶抑制剂的方式与T315I相互作用。大多数ABL抑制剂可分为DFG-in(1型抑制剂)或DFG-out(2型抑制剂)化合物,具体取决于它们与BCR-ABL的结合相互作用。普纳替尼的使用方法和副作用说明
1型抑制剂或DFG-in化合物被认为是第一代小分子激酶抑制剂,其靶向活性形式的酶的ATP结合位点,其特征在于激活环的开放构象。
DFG-in抑制剂的例子包括舒尼替尼和达沙替尼,而DFG-out抑制剂包括伊马替尼、尼罗替尼和波纳替尼。无论结合模式如何,伊马替尼、达沙替尼和尼罗替尼都在天然ABL中守门残基Thr315的侧链形成关键氢键,并且还包含与位于Thr315附近的疏水口袋结合的亲脂性部分。然而,当守门者残基突变为异亮氨酸时,这个关键的氢键会受到损害,这也会导致与抑制剂的空间冲突并阻止进入与Thr315相邻的疏水口袋。
普纳替尼靶向CML细胞有一种特殊突变,被称为T315I,它使这些细胞对当前批准的TKIs耐药。它可以阻断促进癌细胞发展某些蛋白。只需要每天服用1次,就可以治疗有CML和Ph+ALL的慢性,加速,和母细胞相患者其白血病是对一类被称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耐药或不能耐受。
普纳替尼最常见非-血液学不良反应(理论上是超过百分之二十)是高血压,皮疹,腹痛,疲乏,头痛,干皮肤,便秘,关节痛,恶心,和发热。血液学不良反应包括血小板减少,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和白细胞减少。如果患者在服用帕纳替尼的时候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可以咨询相关的专业的医生,千万不要自行的增减药量或者是断药。
因此,伊马替尼、达沙替尼和尼罗替尼无法阻断Thr315点突变的ABL激酶活性。这种存在于BCR-ABL融合蛋白ABL激酶域中ATP结合位点看门人区域的高度抗性变异占临床观察到的突变的15%–20%。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