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历经多年探索已取得显著进展。然而,对于雌激素受体阳性(E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且携带ESR1突变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传统内分泌治疗耐药后的困境始终存在。艾拉司群(Elacestrant)的诞生,以口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SERD)的独特机制,直击耐药根源,为这类患者开辟了全新的治疗通道,成为改写生存结局的关键突破。
艾拉司群的治疗原理基于“受体清除”策略:其分子结构特异性与雌激素受体α(ERα)结合,通过诱导受体泛素化降解,彻底阻断雌激素信号传导。与传统SERD(如氟维司群)仅抑制受体功能不同,艾拉司群通过降解受体本身,从根本上消除耐药细胞的生长驱动因素。这一机制尤其针对ESR1突变导致的雌激素受体异常活化,精准瓦解肿瘤细胞的生存基础,实现“源头截断”的抗癌效果。临床前研究显示,艾拉司群对ESR1突变细胞株的抑制效力较野生型提升百倍,为耐药患者提供了“量身定制”的治疗方案。
其临床价值在EMERALD III期试验中得到充分验证:该研究纳入经多线内分泌治疗(含CDK4/6抑制剂)进展的E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结果显示,艾拉司群组较标准治疗组(氟维司群或芳香化酶抑制剂)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30%(总人群)至45%(ESR1突变亚组),12个月无进展生存率从9.4%提升至22.3%(总人群)及26.8%(突变亚组)。尤为重要的是,在ESR1突变这一难治人群中,艾拉司群将PFS延长至3.8个月(对照组1.9个月),显著突破治疗瓶颈。安全性方面,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35%)、疲劳、呕吐等,多为轻中度,通过剂量调整或支持治疗可管理,未出现严重心脏或肝脏毒性。
药物使用需遵循精准指导:推荐剂量为每日口服400mg,与食物同服以增强吸收并降低胃肠道反应。治疗需持续至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用药前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认ESR1突变状态,确保治疗针对性。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与电解质,特别是甘油三酯水平,必要时联合降脂干预。
对比传统疗法,艾拉司群优势凸显:氟维司群虽为经典SERD,但需注射给药且对ESR1突变疗效有限;CDK4/6抑制剂耐药后缺乏有效后线选择。艾拉司群通过口服剂型提升患者依从性,针对耐药突变实现精准打击,填补了ESR1突变患者的治疗空白。其纳入NCCN指南,标志着乳腺癌治疗从“泛内分泌”迈向“精准内分泌”的新阶段,尤其为经历多线治疗失败的患者提供了宝贵的生存机会。
真实案例印证其临床价值:56岁女性确诊ER+/HER2-晚期乳腺癌,经他莫昔芬、AI及CDK4/6抑制剂治疗后进展,基因检测显示ESR1 Y537S突变。接受艾拉司群治疗3个月后,肿瘤缩小40%,疼痛缓解,生活质量显著改善。持续用药12个月时复查,病灶稳定无进展,患者重获生活信心。另一例75岁老年患者因无法耐受注射治疗,艾拉司群口服方案使其在家中即可维持治疗,避免了频繁住院,实现了长期带瘤生存。
艾拉司群的成功,不仅是药物创新的里程碑,更是精准医疗在乳腺癌领域的生动实践。它通过靶向降解耐药突变受体,为内分泌治疗失效的患者重建了治疗通道,以口服便捷性与精准有效性重塑了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格局。未来,随着更多联合策略的探索,艾拉司群有望持续拓展其临床价值,成为守护乳腺癌患者生命与尊严的关键力量。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艾拉司群/依拉司群(ELACESTRANT)对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