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治疗曾因“一线耐药后无药可用”陷入僵局——索拉非尼作为一线标准治疗,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仅4-5个月,多数患者很快进展,而二线治疗选择极少。瑞戈非尼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瑞戈非尼作为肝癌一线索拉非尼耐药后的首选二线药物,为中晚期肝癌患者延长了生存期,成为肝癌全程管理中的“关键续命药”。
肝癌的生长高度依赖“血管生成+纤维化微环境”:VEGFR促进新生血管,为肿瘤输送营养;FGFR推动肝星状细胞活化,导致肝纤维化和肿瘤转移。瑞戈非尼同时抑制这两个关键通路——VEGFR阻断血管生成,FGFR破坏纤维化微环境,再加上RAF激酶对肝细胞癌的直接抑制,形成了“针对肝癌特性”的精准打击。相比一线索拉非尼,瑞戈非尼多了FGFR和RAF靶点,能应对索拉非尼耐药后激活的代偿通路。
适用人群上,瑞戈非尼针对的是一线接受索拉非尼治疗后进展的晚期肝癌患者,无论是否有乙肝/丙肝背景,无论肿瘤大小或转移部位。使用时需遵循“吃3周停1周”的节律:起始剂量160毫克每日一次,早餐后服用。治疗中需重点关注肝功能:约15%患者会出现转氨酶升高,通过谷胱甘肽等护肝药可控制;高血压需定期监测,及时加用降压药;手足皮肤反应是最常见的副作用,通过尿素软膏和避免摩擦能缓解。若出现3级副作用,需暂停用药,降至120毫克每日一次后继续。
功能药效的数据奠定了其在肝癌后线的地位:RESORCE关键临床试验显示,瑞戈非尼组中位总生存期10.6个月,安慰剂组7.8个月,延长了近3个月;疾病控制率65%,意味着六成患者肿瘤能保持稳定或缩小。对比其他二线方案,比如卡博替尼,瑞戈非尼的中位OS更长(10.6个月vs 8.5个月);和免疫联合方案(如帕博利珠单抗+阿昔替尼)相比,瑞戈非尼作为单药,副作用更轻,适合肝功能Child-Pugh B级的患者。实际案例中,一位58岁乙肝相关肝癌患者,一线用索拉非尼160毫克每日两次治疗6个月,肿瘤从6厘米增大到8厘米,AFP从300ng/ml升至1000ng/ml。换用瑞戈非尼160毫克每日一次,吃3周停1周,同时加用恩替卡韦抗病毒。2个月后复查,肿瘤缩小至7厘米,AFP降至400ng/ml,肝功能保持稳定。治疗中出现轻度腹泻,用洛哌丁胺缓解,至今用药9个月,无进展生存期超8个月。
瑞戈非尼成为肝癌后线关键药,源于它“针对肝癌特性”的靶点设计和对耐药机制的覆盖。对患者而言,这是“一线耐药后还能继续治疗”的希望;对医生而言,它是肝癌全程管理的重要一环。尽管新药不断涌现,瑞戈非尼作为肝癌二线治疗的“金标准”,仍在为众多患者延续生命。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瑞戈非尼 https://rgfn.kangbixing.com/


添加康必行顾问,想问就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