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代谢重编程是癌症的重要特征之一,依维替尼的研发成功体现了靶向代谢异常在白血病治疗中的价值。其作用靶点IDH1是三羧酸循环中的关键酶,当发生特定位点突变时,获得新的酶活性,产生致癌代谢物2-羟基戊二酸。这种代谢物通过抑制组蛋白和DNA去甲基化酶,引起表现遗传学改变,阻断细胞正常分化进程。依维替尼作为小分子抑制剂,能够选择性结合突变型IDH1的活性位点,抑制2-羟基戊二酸的生成,从而解除分化阻滞,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和凋亡。
该药主要用于IDH1突变阳性的复发或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成人患者。标准给药方案为每日一次口服500毫克,应整片吞服,不要压碎或咀嚼。治疗持续时间应根据疗效和耐受性个体化决定,获得缓解的患者可继续用药直至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或出现疾病进展。对于出现3级及以上非血液学毒性的患者,可能需要中断治疗直至毒性缓解至1级或基线水平,然后以降低的剂量重新开始治疗。
研究数据显示,依维替尼在IDH1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抗白血病活性。在关键临床试验中,完全缓解率和完全缓解伴部分血液学恢复的比率为33%,总体缓解率为42%。中位至缓解时间为2.8个月,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8.2个月。在获得完全缓解或完全缓解伴部分血液学恢复的患者中,估计的12个月总生存率为79%。与去甲基化药物相比,依维替尼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为不适合强化疗的老年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选择。联合用药研究显示,依维替尼与阿扎胞苷联合使用可进一步提高疗效,完全缓解率和完全缓解伴部分血液学恢复的比率达到47%。
一位72岁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治疗过程具有代表性。该患者因年龄大且合并症多,不适合接受强化疗,基因检测发现IDH1 R132C突变。开始依维替尼单药治疗后第六周,外周血细胞计数开始改善。治疗两个月后骨髓检查显示原始细胞降至3%,染色体检查恢复正常核型。治疗期间出现白细胞增多和呼吸困难,经诊断为难治性分化综合征,通过暂停依维替尼并给予地塞米松治疗后缓解。后续以降低的剂量继续治疗,患者保持缓解状态9个月。这个案例说明依维替尼即使在不适合化疗的老年患者中也能诱导缓解,但需要密切监测分化综合征。依维替尼的其他潜在不良反应包括恶心、腹泻、食欲下降、肿瘤溶解综合征等,治疗初期需要充足水化和监测尿酸、磷酸盐等指标。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添加康必行顾问,想问就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