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被称为“不是癌症的癌症”,患者肺组织逐渐纤维化,呼吸功能不可逆下降,确诊后5年生存率仅50%。传统治疗依赖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但疗效有限,多数患者仍面临每年10%-15%的肺功能(FVC)下降,最终因呼吸衰竭死亡。尼达尼布的出现,像给IPF患者的肺功能衰退装了“减速器”,作为首个获批用于IPF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它通过阻断纤维化信号通路,让肺组织“停止硬化”,重新赢得喘息时间。
尼达尼布的核心原理是“多通路抑制纤维化”:IPF的发生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促纤维化因子过度激活有关。尼达尼布作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同时阻断这三个通路的受体活性,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和胶原沉积,减少肺组织纤维化进程。这种“多靶点协同”比单一通路抑制更全面,能更有效地延缓疾病进展。
临床上,尼达尼布是IPF的一线治疗药物,也用于系统性硬化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SSc-ILD)等其他间质性肺疾病(ILD)。用法为口服每天两次,每次150mg(空腹或随餐均可),治疗至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副作用。需监测:①胃肠道反应(腹泻、恶心常见,多为轻度,可通过对症处理缓解);②肝酶升高(少数患者转氨酶轻度升高,可逆);③出血风险(罕见,但需警惕消化道或呼吸道出血)。
药效数据直接改写IPF预后:关键临床试验INPULSIS纳入1066例IPF患者,尼达尼布组FVC年下降率达-80ml/年(安慰剂组-180ml/年),降低50%以上;急性加重风险下降38%。实际案例里,62岁的张先生IPF确诊3年,FVC从80%降至55%,活动后气促明显。用尼达尼布150mg/天口服6个月后,FVC稳定在58%,步行距离从300米延长至500米,能自己买菜、做饭。他说:“之前每年肺功能掉10%,现在几乎不掉了,感觉多活了好几年。”
和传统治疗比,尼达尼布的优势是“靶向延缓、副作用可控”。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仅能缓解急性加重,无法阻止纤维化;尼达尼布直接针对纤维化机制,FVC下降速率降低一半。对IPF患者而言,它不是“延缓死亡的权宜之计”,是“争取生活质量的希望”——让肺功能衰退从“快速滑坡”变成“缓慢下坡”,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尼达尼布/维加特(NINTEDANIB)显著降低了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用力肺活量年下降率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尼达尼布 https://www.kangbixing.com/bxyw/ndnb/



添加康必行顾问,想问就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