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是某些疾病或免疫治疗后可能出现的严重并发症,阿那白滞素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1信号通路,在此领域显示出治疗价值。其作用机制是针对炎症级联反应的上游环节,白细胞介素1是早期促炎细胞因子,能诱导白细胞介素6等其他炎症因子释放。阿那白滞素通过阻断这一初始步骤,可能减轻全身炎症反应。与直接靶向白细胞介素6受体的药物不同,阿那白滞素作用于更上游的炎症介质,这为其在细胞因子风暴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临床前研究显示,在炎症模型中可以降低多种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阿那白滞素用于治疗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剂量高于类风湿关节炎,通常为每日100-200毫克皮下注射,严重病例可考虑更高剂量。给药频率可能根据病情需要增加至每日两次。治疗持续时间取决于临床反应,通常在用至症状控制后逐渐减量。由于病情较重,这类患者多在住院条件下接受治疗,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炎症指标。
临床观察显示阿那白滞素在细胞因子风暴治疗中具有一定效果。在CAR-T细胞治疗相关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患者中,阿那白滞素联合标准治疗可加快退热时间和炎症指标恢复正常。与单用糖皮质激素相比,联合方案可能更快控制症状,减少激素用量。然而,这方面的高质量研究数据仍有限,需要更多证据支持其常规应用。治疗决策应基于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制定。
一位45岁女性患者的治疗经验提供了参考。该患者因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接受CAR-T细胞治疗后发生重度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表现为持续高热、低血压和缺氧。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阿那白滞素每日200毫克分两次皮下注射。用药24小时后体温开始下降,72小时血流动力学稳定。治疗1周后炎症指标恢复正常,顺利停用血管活性药物。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新的感染证据,血细胞计数保持稳定。这个案例表明阿那白滞素在严重炎症状态下可能发挥辅助治疗作用。需要警惕的是,在免疫抑制状态下使用阿那白滞素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应加强抗感染预防和监测。其他注意事项包括注射部位反应和肝功能异常等,需定期评估。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添加康必行顾问,想问就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