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AS基因突变曾长期被视为肿瘤治疗的“禁区”,而索托拉西布(Sotorasib)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固有认知。作为首款靶向KRAS G12C突变的口服药物,其通过精准抑制致癌信号、优化治疗体验及显著延长生存期,正在重塑肺癌等实体瘤的治疗格局。
索托拉西布的使用需严格遵循“检测-治疗-监测”流程:患者需经NGS或PCR确认KRAS G12C突变后方可用药。推荐起始剂量960mg每日一次,口服给药,允许随餐或空腹服用,但需保持固定时间。治疗期间需定期评估:①每月监测肿瘤影像学变化,评估疗效;②定期检测肝功能(每4-6周)及间质性肺病风险;③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3级腹泻或肝酶升高),需暂停用药并干预,必要时逐步减量至480mg或240mg。值得注意的是,若患者无法耐受最低剂量,需终止治疗。
与其他靶向药物对比,索托拉西布的优势在于:①针对特定突变亚型,精准避免无效治疗;②对脑转移病灶的潜在控制能力;③经济性优于部分同类新药。然而,其在结直肠癌中的单药疗效相对有限(ORR约9.7%),需联合抗EGFR药物提升效果。当前,索托拉西布与PD-1抑制剂、MEK抑制剂的联合疗法正积极探索,初步数据表明,联合治疗可增强抗肿瘤活性,延缓耐药发生。例如,与PD-1抗体联用可使ORR提升至50%以上,为多线失败患者提供新希望。
临床实践中,一位65岁NSCLC患者因KRAS G12C突变接受索托拉西布治疗。初诊时肿瘤已广泛转移至肺部及肝脏,体能状态差。用药3个月后,肿瘤缩小30%,疼痛缓解,体能恢复至可正常生活。持续治疗16个月后,疾病维持稳定,患者生存期远超预期,且不良反应通过剂量调整得以控制。这一案例凸显了索托拉西布在挽救治疗中的“扭转”能力,以及精准医学带来的个体获益最大化。
索托拉西布的问世,不仅填补了KRAS G12C突变治疗领域的空白,更推动了肿瘤精准医学的实践深化。其通过“靶点-机制-疗效”的闭环验证,为肺癌等实体瘤患者提供了高效、低毒且便捷的治疗选择。未来,随着更多联合方案的成熟及新一代靶向药物的开发,索托拉西布或成为KRAS突变肿瘤治疗的基石药物,持续为患者点亮生存希望。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索托拉西布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stlx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