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显著改善了部分患者的预后,但仍有许多患者缺乏有效治疗选择。达卓优作为一种新型抗体药物偶联物(ADC),通过精准靶向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的TROP2蛋白,将细胞毒性药物定向输送至癌细胞内部,实现“精准打击”。其作用机制独特:抗体部分识别并结合TROP2,随后药物被内化进入细胞,释放出强效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导致DNA断裂和肿瘤细胞凋亡,而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从而在疗效与安全性之间取得良好平衡。
达卓优适用于既往接受过系统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尤其适用于无敏感驱动基因突变或免疫治疗失败者。临床研究数据显示,达卓优的客观缓解率(ORR)达到3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5.4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达12.1个月,显著优于传统化疗对照组。在PD-L1低表达或阴性人群中,其生存获益更为明显,显示出独立于免疫状态的治疗优势。治疗方案为静脉输注,推荐剂量为每三周一次,每次6毫克/公斤体重,输注时间不少于90分钟,首次输注需监测过敏反应。
在使用过程中需关注其特定不良反应。常见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和疲劳,多为轻中度,可通过预处理和对症支持缓解。需特别警惕间质性肺病(ILD)的发生,总体发生率约为2.5%,其中3级及以上约1%,一旦出现咳嗽、呼吸困难或影像学新发磨玻璃影,应立即暂停用药并进行高分辨率CT评估。此外,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贫血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必要时给予生长因子支持。治疗期间应避免接种活疫苗。
与其他ADC药物相比,达卓优在TROP2表达广泛的非小细胞肺癌中表现出更优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其载荷药物具有膜通透性,可产生“旁观者效应”,杀伤邻近TROP2低表达或阴性肿瘤细胞,增强整体抗肿瘤活性。在一项头对头分析中,达卓优的ORR和OS均优于传统化疗方案。在临床案例中,一名62岁男性患者因肺腺癌伴多发转移,经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后进展,检测显示TROP2中度表达,启动达卓优治疗,2个周期后复查CT显示病灶缩小30%,症状明显缓解,持续治疗8个月仍维持部分缓解。
该案例充分体现了达卓优在克服耐药、延长生存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的临床价值。
达卓优的问世,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路径。其靶向性强、疗效明确、给药便利,使患者在传统治疗失败后仍有机会获得显著临床获益。随着更多生物标志物指导下的精准应用,其在肺癌治疗体系中的地位将不断巩固。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达卓优/德达博妥单抗(DATROWAY/Dato-DXd/DS-1062)治疗HR+/HER2-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