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患者约占亚洲人群的40%-50%。尽管第一代和第二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能有效改善部分患者的预后,但多数患者在治疗9-14个月后出现耐药,尤其是T790M突变导致的进展成为临床难题。拉泽替尼作为一种高效、选择性的第三代EGFR-TKI,能够不可逆地结合EGFR敏感突变及T790M耐药突变,同时对野生型EGFR抑制作用较弱,从而在控制肿瘤进展的同时减少皮肤和胃肠道毒性,为耐药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拉泽替尼适用于经检测确认存在EGFR T790M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尤其适用于既往接受过EGFR-TKI治疗后进展者。临床研究数据显示,拉泽替尼的客观缓解率(ORR)达到6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9.6个月,脑转移患者的颅内缓解率亦可达54%,显示出良好的中枢神经系统穿透能力。治疗方案为口服,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240毫克,空腹或与低脂饮食同服,用药依从性良好。药物在体内代谢稳定,半衰期约70小时,支持每日一次给药。
在使用过程中需关注其潜在不良反应。常见不良事件包括腹泻、皮疹、甲沟炎和口腔黏膜炎,多为1-2级,可通过剂量调整或对症处理控制。需特别警惕间质性肺病(ILD)的发生,发生率约为1.2%,一旦出现咳嗽、呼吸困难或影像学新发磨玻璃影,应立即暂停用药并评估。此外,肝功能异常需定期监测,建议每三周检查一次转氨酶和胆红素。长期用药者还需注意心电图QT间期变化,避免与强效CYP3A4抑制剂联用。
与其他第三代EGFR-TKI相比,拉泽替尼在药效和安全性之间实现了良好平衡。与同类药物相比,其对T790M突变的抑制活性更强,且在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更高,有助于控制中枢转移灶。在一项回顾性分析中,拉泽替尼治疗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达到24.3个月,优于历史对照组。在临床案例中,一名57岁女性患者因EGFR L858R突变接受第一代TKI治疗11个月后进展,基因检测发现T790M阳性,转用拉泽替尼后,2个月复查显示肺部病灶缩小50%,脑转移灶显著吸收,症状明显缓解,持续治疗14个月仍稳定。
该案例充分体现了拉泽替尼在克服耐药、延长生存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的优势。其不仅有效控制全身及颅内病灶,且毒性可控,适合长期维持治疗。
拉泽替尼的临床应用标志着EGFR通路靶向治疗进入精准深化阶段。其高效、低毒、入脑能力强的特点,使其成为T790M阳性患者的重要选择。未来随着联合策略的探索,其在一线治疗中的潜力值得进一步研究。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拉泽替尼/兰泽替尼(Leclaza/Lazertinib)为肺癌患者带来了更优的治疗体验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拉泽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lz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