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的类型,具有侵袭性强、进展迅速的特点。尽管部分患者可通过标准免疫化疗获得缓解,但约40%的患者会发展为复发或难治性状态,治疗选择极为有限,预后极差。在这一临床困境中,格菲妥单抗的出现为患者带来了新的生存希望。作为一种双特异性抗体,其作用机制独特,能够同时结合B细胞表面的CD20抗原和T细胞表面的CD3分子,形成免疫突触,激活T细胞并引导其定向杀伤肿瘤B细胞。这种“桥梁式”免疫疗法不依赖传统化疗,而是调动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精准攻击癌细胞,实现了治疗理念的重大突破。
格菲妥单抗适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线系统性治疗仍复发或难治的成人患者。临床研究显示,在此类高危人群中,格菲妥单抗单药治疗的总缓解率可达38%,其中完全缓解率为23%,中位缓解持续时间约为9.5个月。这一数据在现有治疗手段中具有显著优势,尤其对于无法耐受高强度化疗或不符合CAR-T治疗条件的患者而言,提供了重要的替代选择。药物采用静脉输注方式给药,治疗周期固定,通常在数周内完成多个疗程,便于临床管理。为降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风险,治疗初期需进行剂量递增,并密切监测体温、血压及炎症指标。
在安全性方面,格菲妥单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发热、疲劳和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多数为轻中度,可通过预处理和对症支持有效控制。约15%的患者可能出现中重度CRS,需在具备经验的医疗中心进行治疗,并配备及时干预能力。此外,感染风险有所增加,治疗期间应加强感染预防,必要时给予预防性抗感染治疗。与CAR-T疗法相比,格菲妥单抗无需个体化制备,避免了长达数周的等待时间,尤其适合肿瘤负荷高、需快速干预的患者。同时,其生产标准化程度高,可及性优于细胞治疗。
一位62岁女性患者在经历两次化疗失败后病情持续进展,骨髓和淋巴结广泛受累,已无标准治疗方案。接受格菲妥单抗治疗两个周期后,影像学显示主要病灶明显缩小,症状显著缓解,最终达到部分缓解,并顺利过渡至维持治疗。这一案例体现了该药在真实世界中的临床价值。对于高龄或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其相对温和的毒性谱也更具优势。格菲妥单抗不仅拓展了治疗路径,更推动了淋巴瘤治疗向精准免疫干预的演进。随着临床应用经验积累,其在联合治疗和序贯策略中的潜力正在被进一步探索,有望为更多患者延长生存、提升生活质量。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格菲妥单抗 https://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