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发性骨髓瘤的长期管理中,复发后的治疗选择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尽管现有药物不断更新,但如何在后续线治疗中维持疗效并减少毒性仍是临床挑战。埃罗妥珠单抗的出现,为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路径。它通过特异性结合SLAMF7抗原,激活自然杀伤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与杀伤,同时阻断肿瘤细胞在骨髓微环境中的黏附与信号传导,从而打破其生存优势。这种双重作用机制使其在免疫治疗领域中具有独特地位。
埃罗妥珠单抗适用于与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用于既往接受过一至三种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研究证实,加入埃罗妥珠单抗后,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延长至22.9个月,显著优于未使用该药的对照组。总缓解率接近八成,其中完全缓解率提升近一倍。更值得关注的是,患者报告的生存质量在治疗期间保持稳定,疲劳、神经病变等常见副作用发生率较低,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
给药方式为静脉输注,剂量为每公斤体重10毫克,在每28天周期的第1、8、15和22天进行。首次输注建议持续4小时以上,后续可根据耐受情况调整。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及感染指标。由于可能增加带状疱疹风险,建议在治疗期间持续使用抗病毒预防。对于老年患者或合并慢性疾病的个体,剂量无需调整,但需加强支持治疗。
与其他单抗类药物相比,埃罗妥珠单抗的优势在于其对自然杀伤细胞的强效激活能力,且不依赖补体系统,因此在补体水平较低的患者中仍可发挥作用。与CD38单抗相比,其输液反应发生率较低,且对正常浆细胞影响较小,免疫重建能力更强。临床观察显示,使用该药的患者在治疗一年后仍维持缓解状态的比例高于传统方案,提示其具有持久的疾病控制能力。
一位55岁的男性患者,多发性骨髓瘤复发后无法耐受硼替佐米的神经毒性,转而接受埃罗妥珠单抗联合来那度胺治疗。治疗两个周期后,M蛋白水平下降超过90%,骨痛症状明显缓解,体力状态显著改善。后续随访中持续保持非常好的部分缓解状态,已持续治疗超过18个月。该案例展现了其在真实世界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埃罗妥珠单抗以其精准的靶向机制和良好的耐受性,为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提供了可持续的治疗选择,是现代综合治疗体系中值得信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埃罗妥珠单抗 https://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