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胞肺癌(SCLC)是肺癌中最“凶险”的亚型,约70%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虽对初始化疗敏感,但多数会在1年内复发,后续治疗手段匮乏。传统二线治疗以拓扑替康或氨柔比星为主,客观缓解率不足10%,中位生存期仅3-4个月。塔拉妥单抗的出现,为这些“无药可用”的患者撕开了希望的裂缝——它是全球首个获批的靶向DLL3的CAR-T细胞疗法,通过精准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DLL3蛋白,激活T细胞“特种部队”,从内部瓦解癌细胞。
DLL3是Notch信号通路的关键配体,在SCLC中异常高表达(约80%患者肿瘤细胞表面可见),不仅促进肿瘤增殖,还抑制免疫系统攻击。塔拉妥单抗的核心机制是“细胞免疫狙击”:通过基因改造的CAR-T细胞,其表面嵌合了抗DLL3单链抗体,能像“导航导弹”般锁定DLL3阳性癌细胞,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这种“精准猎杀”不依赖肿瘤微环境,即便癌细胞躲在免疫抑制性基质中,也能被高效清除。
塔拉妥单抗主要用于复发/难治性SCLC患者,即经过至少2线化疗或免疫治疗(如阿替利珠单抗、度伐利尤单抗)失败的人群。用法需通过“白细胞分离术”采集患者T细胞,在实验室进行基因改造和扩增,再回输体内。整个治疗周期约2-4周,回输后需监测细胞扩增和副作用。关键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单药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达32%,其中完全缓解(CR)率9%,中位总生存期(OS)10.3个月——对比传统二线化疗的3-4个月OS,这多出来的6个月,足够患者完成家庭重要安排或尝试其他潜在疗法。更值得关注的是,30%的患者缓解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意味着部分肿瘤被“长期压制”。
68岁的王大爷确诊SCLC4年,经历化疗、放疗、免疫治疗三线失败,肿瘤从3厘米长到8厘米,出现胸腔积液和骨痛。接受塔拉妥单抗治疗后,第28天复查CT,肿瘤缩小40%,胸腔积液吸收;2个月时达到PR(部分缓解),疼痛评分从7分降至3分。现在他能自主行走,还常和老友下棋。
对SCLC后线患者来说,塔拉妥单抗不是“最后挣扎”,是“精准反击”——它用CAR-T细胞的“记忆攻击”特性,让被多次治疗“耗竭”的免疫系统重新焕发活力。随着工艺优化,未来它或许能与靶向药联用,进一步提升难治性SCLC的生存获益。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塔拉妥单抗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tltdk/


添加康必行顾问,想问就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