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约占所有EGFR突变的4%至10%,这类患者对传统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不敏感,预后较差。莫博塞替尼作为专门针对这一突变类型的口服靶向药物,填补了治疗空白。其作用机制涉及不可逆地结合EGFR激酶结构域,抑制自身磷酸化,从而阻断下游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临床前研究显示,莫博塞替尼对外显子20插入突变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较野生型低10倍以上,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此外,它能有效穿透血脑屏障,对脑转移病灶也具有一定疗效。
莫博赛替尼适用于既往含铂化疗失败的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标准给药方案为每日一次160毫克口服,应整粒吞服。对于轻度肝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但中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应避免使用。治疗期间需要预防性使用止泻药物,因为腹泻是常见的不良反应。如果发生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应暂停用药直至恢复至1级以下,然后以降低的剂量重新开始治疗。
临床研究结果证实了其疗效。在纳入114例患者的临床试验中,独立评审委员会评估的客观缓解率为28%,研究者评估的客观缓解率为3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7.3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24个月。在伴有脑转移的患者亚组中,也观察到颅内病灶的缩小。与化疗相比,莫博赛替尼不仅提高了客观缓解率,还显著延长了无进展生存期。与阿美替尼等第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相比,莫博塞替尼对外显子20插入突变具有特异性活性,为这部分患者提供了更有针对性的治疗选择。
一位62岁女性患者的治疗经历展示了其效果。患者确诊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肺腺癌,伴脑转移。一线化疗后疾病进展,开始使用莫博塞替尼治疗。每日口服160毫克,2周后头痛症状减轻。治疗1个月后头颅MRI显示脑转移灶缩小20%,肺部原发灶缩小25%。治疗期间出现2级腹泻和1级恶心,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患者持续治疗9个月,颅内病灶保持稳定。这个案例说明莫博塞替尼对脑转移患者也有一定疗效。需要特别关注的不良反应包括间质性肺病、QT间期延长等,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胸部影像学和心电图。总体而言,莫博塞替尼通过其独特的选择性,为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这一难治亚型提供了有效的靶向治疗机会。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添加康必行顾问,想问就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