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与2型糖尿病常被称为“代谢姊妹病”——约80%的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超重或肥胖,而肥胖又会加剧胰岛素抵抗,形成恶性循环。传统治疗中,减重手术虽有效却创伤大,单一靶点的GLP-1受体激动剂(如司美格鲁肽)虽能降糖减重,但对部分患者效果有限。替尔泊肽的出现,为这部分患者提供了“双靶点协同”的新选择,通过同时激活GIP(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和GLP-1受体,从“促胰岛素分泌”和“抑制食欲”双向发力,重新校准代谢失衡。
替尔泊肽的核心机制是双受体激活。GIP受体主要分布在胰岛β细胞,激活后能增强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GLP-1受体则广泛分布于下丘脑、胃肠道等部位,既促进胰岛素释放,又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同时延缓胃排空、增加饱腹感。替尔泊肽通过模拟这两种内源性激素的作用,既能强效控糖(降低HbA1c达2.0%以上),又能显著减重(平均体重下降15%-20%)。关键临床试验(针对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数据显示,治疗52周后,患者体重平均下降18.5%,HbA1c从基线的8.2%降至6.5%,同时腰围减少12厘米,血压、血脂等代谢指标同步改善。
使用方法上,替尔泊肽推荐每周一次皮下注射,起始剂量2毫克,每4周递增2毫克,最终维持15毫克。注射部位可选腹部、大腿或上臂,操作简便,患者可在家自行完成。治疗初期可能出现轻度恶心、腹泻(发生率约30%),多为自限性,通过少量多餐、避免高脂饮食可缓解;3级以上严重副作用(如胰腺炎)发生率不足1%,安全性良好。
与单靶点GLP-1受体激动剂相比,替尔泊肽的“双靶点协同”优势显著。司美格鲁肽仅激活GLP-1受体,减重效果约12%-15%;而替尔泊肽因同时激活GIP受体,减重幅度提升至18%-20%,且对餐后血糖的控制更精准(餐后血糖峰值降低30%以上)。临床案例中,一位45岁男性肥胖糖尿病患者(BMI 38,HbA1c 9.1%),使用替尔泊肽1年后体重降至72公斤(BMI 27),HbA1c 6.3%,停用降糖药后血糖仍保持稳定,生活质量评分从45分(满分100)提升至78分。
对肥胖或2型糖尿病患者,替尔泊肽不仅是“减重降糖药”,更是“代谢重置器”。它通过双靶点调节,让身体从“易胖易糖”状态转向“代谢平衡”状态。随着研究深入,其与SGLT2抑制剂的联合方案正在探索,未来或能为更多代谢综合征患者带来更长远的健康收益。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替尔泊肽/替西帕肽(MOUNJARO)作为糖尿病与肥胖症治疗领域的创新疗法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替尔泊肽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tebt/



添加康必行顾问,想问就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