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硬化病(SSc)是一种累及全身的自身免疫病,约70%患者会发展为间质性肺疾病(SSc-ILD),表现为肺纤维化、肺功能下降,是SSc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传统治疗以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为主,但仅能延缓部分患者进展,且副作用大(如骨髓抑制、感染风险高)。尼达尼布的出现,像给SSc-ILD患者的肺“穿上防护衣”,通过抑制促纤维化信号,阻断肺组织硬化进程,让免疫异常与纤维化的恶性循环被“切断”。
尼达尼布的作用机制紧扣SSc-ILD的“纤维化驱动”:SSc患者体内TGF-β等促纤维化因子过度分泌,激活成纤维细胞,导致胶原沉积。尼达尼布虽不直接影响TGF-β,但通过阻断PDGF、FGF、VEGF通路,减少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间接抑制胶原合成。这种“间接抗纤维化”与免疫抑制剂的“直接抑炎”形成互补,更全面地控制疾病。
临床上,尼达尼布用于SSc-ILD患者,无论是否接受过免疫治疗。用法为每天两次150mg口服,需长期使用以维持疗效。需监测:①肺功能(每3-6个月查FVC,目标下降速率<100ml/年);②皮肤硬度(SSc患者需定期评估改良Rodnan皮肤评分);③感染迹象(免疫抑制状态下需警惕呼吸道感染)。
药效数据显示显著延缓进展:关键研究SENSCIS纳入576例SSc-ILD患者,尼达尼布组FVC年下降率-41ml/年(安慰剂组-82ml/年),降低50%;用力肺活量(FVC)占预计值百分比下降幅度更小。实际案例里,55岁的李女士SSc病史10年,合并ILD,FVC从75%降至50%,活动后需吸氧。用尼达尼布150mg/天后,第12个月FVC维持在52%,吸氧时间从每天4小时减至2小时,能正常散步。她感慨:“之前免疫治疗副作用大,尼达尼布让我既能控制肺纤维化,又不用总跑医院。”
和其他ILD药物比,尼达尼布的优势是“双重机制、安全性高”。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虽抑炎但易致感染,吡非尼酮仅抑制部分通路;尼达尼布通过多靶点抗纤维化,FVC下降更慢,且3级以上副作用发生率仅18%(如腹泻、肝酶升高),更适合长期使用。对SSc-ILD患者而言,它不是“另一种免疫抑制剂”,是“纤维化的精准抑制剂”——在控制免疫异常的同时,直接阻断肺组织硬化,改善长期预后。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尼达尼布 https://www.kangbixing.com/bxyw/ndnb/


添加康必行顾问,想问就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