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三阴性乳腺癌(TNBC)因缺乏特定靶点,治疗选择有限,预后较差。戈沙妥珠单抗(Trodelvy)作为一种新型抗体偶联药物(ADC),通过精准靶向肿瘤细胞,为晚期乳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戈沙妥珠单抗的治疗原理基于其独特的结构设计。该药物由三部分组成:人源化抗Trop-2抗体、可裂解的连接子及强效化疗药物SN-38。Trop-2是一种在多种肿瘤细胞表面过度表达的蛋白,通过抗体与Trop-2结合,药物可精准定位至癌细胞。进入细胞后,连接子被水解,释放SN-38直接杀伤癌细胞,同时激活免疫反应,抑制肿瘤生长。这种“精准制导+局部化疗”的模式,既提高了疗效,又减少了全身副作用。
适应症方面,戈沙妥珠单抗主要用于两类乳腺癌患者:一是经多线治疗失败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mTNBC),二是激素受体阳性(HR+)、HER2阴性的晚期乳腺癌。临床数据显示,对于TNBC患者,戈沙妥珠单抗的客观缓解率(ORR)达38.8%,疾病控制率超过80%,中位生存期延长至12.1个月,显著优于传统化疗方案。在HR+/HER2阴性患者中,其疗效同样突出,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提升至5.5个月。
使用方法上,戈沙妥珠单抗通过静脉输注给药,推荐剂量为10mg/kg,每21天为一个周期,第1天和第8天用药。首次输注需持续3小时以上,后续若耐受可缩短至1-2小时。治疗期间需监测输液反应及血液学指标,常见副作用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腹泻、疲劳等,但多为可控的1-2级反应。值得注意的是,戈沙妥珠单抗不宜与含SN-38的药物联用,以避免毒性叠加。
与传统化疗及免疫治疗相比,戈沙妥珠单抗的优势在于精准性与耐受性。例如,在晚期TNBC二线治疗中,其PFS较艾力布林等化疗药物延长近3倍,且副作用管理更为简便。此外,对于内分泌治疗耐药的HR+患者,该药突破了传统化疗瓶颈,为患者争取了更多生存时间。
实际案例中,一位52岁的TNBC患者,经多线化疗后病情进展,接受戈沙妥珠单抗治疗6周期后肿瘤缩小40%,后续维持治疗12个月,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仅出现轻度恶心和脱发。另一例HR+患者因无法耐受化疗,改用戈沙妥珠单抗后PFS达8个月,且治疗期间可正常工作,体现了其良好的耐受性。
需注意的是,戈沙妥珠单抗需冷藏保存(2-8℃),开封后需在4小时内使用。治疗期间应避免冷冻或摇晃药液,输液期间需密切监测不良反应。目前该药尚未纳入医保,治疗费用较高,但未来随着竞争药物增多,价格有望下降。
戈沙妥珠单抗的问世,打破了晚期乳腺癌治疗僵局,为缺乏靶向治疗选择的患者提供了高效、低毒的新方案。其精准靶向与可控副作用的特点,正逐步成为临床标准治疗的一部分,照亮了乳腺癌患者的生存之路。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赛妥珠单抗/戈沙妥珠单抗(Trodelvy/Sacituzumab)为难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提供有意义的生存延长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赛妥珠单抗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stzd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