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进程中,耐药问题始终是影响疗效的核心挑战。EGFR T790M突变是第一/二代TKI治疗失败的主要机制,约占耐药病例的50%-60%。拉泽替尼作为专门针对该突变设计的第三代抑制剂,通过共价结合方式持久抑制EGFR信号通路,有效阻断肿瘤细胞增殖和存活信号,同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脱靶效应,从而在提高疗效的同时降低毒性。其作用不仅限于外周病灶,更能有效穿透血脑屏障,控制中枢神经系统转移。
拉泽替尼适用于T790M突变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无论是否伴有中枢转移。临床试验表明,拉泽替尼治疗患者的中位PFS为9.6个月,ORR为68%,疾病控制率(DCR)达91%。在脑转移亚组中,颅内ORR为54%,中位颅内PFS为7.4个月,显示出明确的中枢活性。治疗以口服为主,每日一次240毫克,用药方便,适合门诊长期管理。药物在体内经肝脏代谢,主要通过胆汁排泄,肾功能不全者无需调整剂量。
在临床实践中,需重视其安全性管理。腹泻发生率约56%,多为轻度,可使用洛哌丁胺对症处理。皮疹和甲沟炎可通过局部护理和剂量调整缓解。ILD虽罕见,但可能危及生命,需在治疗初期密切观察呼吸症状。肝酶升高常见于用药前两个月,建议每三周监测肝功能。若出现3级及以上毒性,应暂停用药,待恢复后考虑减量至180毫克每日一次。
与第一代TKI相比,拉泽替尼在耐药人群中显示出显著生存优势。与化疗相比,其缓解率更高、毒性更低、生活质量更好。在一项真实世界研究中,使用拉泽替尼的患者中位OS达24.3个月,显著优于化疗组的14.8个月。一名62岁男性患者因EGFR 19号外显子缺失接受吉非替尼治疗10个月后进展,影像学提示多发肝转移及脑转移,基因检测发现T790M突变,启动拉泽替尼治疗后,3个月评估显示肝病灶缩小60%,脑部病灶稳定,症状明显改善,持续用药16个月未进展。
该案例凸显了拉泽替尼在多系统转移患者中的综合控制能力。其不仅有效缩小肿瘤,且耐受性良好,使患者得以维持正常生活。
拉泽替尼为EGFR耐药患者提供了高效、安全的治疗路径。其口服便捷、疗效确切、入脑能力强,已成为T790M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选择之一。随着更多联合方案的探索,其在肺癌全程管理中的价值将持续提升。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拉泽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lz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