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版图中,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长期处于“治疗荒漠”状态。传统挽救化疗联合自体移植的治愈率不足30%,而CAR-T疗法虽具潜力,却受限于制备周期长、费用高昂及管理复杂等问题,难以广泛普及。格菲妥单抗的获批,标志着即用型免疫疗法正式进入临床实践。其核心原理在于双特异性设计,通过同时识别CD20和CD3,将T细胞定向引导至肿瘤细胞附近,触发T细胞活化、增殖及细胞毒性物质释放,最终实现对B细胞淋巴瘤的靶向清除。这一过程不依赖外源性细胞回输,而是利用体内现存免疫资源,实现快速、可控的抗肿瘤反应。
格菲妥单抗适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线治疗失败的成人患者,填补了后线治疗的关键空白。临床数据显示,使用格菲妥单抗的患者中,超过三分之一实现客观缓解,完全缓解者生存期显著延长,中位总生存期达到12.6个月。其治疗方案为固定周期静脉输注,无需个性化制备,从启动治疗到起效平均仅需3-4周,远快于CAR-T的4-6周等待期。剂量递增策略有效降低了早期毒性风险,首剂后常见发热和轻度低血压,通常在24小时内自行缓解。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及感染指标,确保安全性可控。
与现有疗法相比,格菲妥单抗的最大优势在于“即用性”和可重复给药能力。CAR-T一旦回输失败或复发,再次治疗难度大,而格菲妥单抗可在疾病进展后重新启动或调整剂量。此外,其生产成本和治疗费用显著低于细胞疗法,更具卫生经济学优势。真实世界观察表明,约60%的患者在治疗后出血、乏力等症状明显改善,体力状态评分提升,能够恢复基本生活自理。一位58岁男性患者因多发淋巴结肿大和全身症状无法耐受进一步化疗,在使用格菲妥单抗后,肿瘤负荷迅速下降,症状缓解,生活质量显著提升,维持治疗期间未再住院。
该药的出现,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也推动了免疫治疗模式的多元化发展。其作用机制明确、疗效可期、安全性可控,已成为后线治疗的重要支柱。未来,随着生物标志物研究的深入,或可进一步筛选出最可能获益的人群。格菲妥单抗正逐步改变临床决策路径,使更多患者在疾病晚期仍有机会获得有效控制,是现代血液肿瘤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格菲妥单抗 https://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