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全球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非小细胞肺癌占比约85%,其中13%的患者携带KRAS G12C基因突变。这种突变像给癌细胞装上“永动引擎”,驱动肿瘤不受控生长,过去患者面临化疗无效、免疫治疗响应率低的困境,多线耐药后几乎无药可用,5年生存率不足10%。索托拉西布的出现,终于为这群患者撕开了治疗缺口。
索托拉西布核心机制是精准抑制突变的KRAS G12C蛋白。KRAS本是细胞“信号开关”,正常时通过GTP/GDP转换调控增殖;G12C突变让它持续结合GTP,陷入“激活态”。索托拉西布作为高选择性共价抑制剂,不可逆结合突变位点,将KRAS锁定在失活态,阻断下游RAF-MEK-ERK致癌通路。这种“精准关闸”避免了化疗的“误伤”,毒性显著降低。
索托拉西布适用人群为携带KRAS G12C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尤其适合经化疗、免疫治疗后进展的群体。临床数据显示,这类患者中13%存在该突变,是药物的“精准目标”。用法为每日一次口服960mg,随餐或空腹均可。约30%患者出现腹泻、恶心,多轻度,用止泻药或饮食调整可缓解;少数肝功能异常者减量后可控。
疗效上,关键临床试验显示客观缓解率(ORR)达41%,近半数患者肿瘤缩小;中位总生存期(OS)12.5个月,是传统化疗的2倍。10%患者达到完全缓解——肿瘤彻底消失,这在KRAS突变肺癌治疗中史无前例。对比化疗,3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仅20%,远低于化疗的50%以上,患者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一位58岁男性患者,初诊KRAS G12C突变肺癌,经“培美曲塞+顺铂”化疗缓解后10个月复发,尝试免疫联合化疗因骨髓抑制停药,此时胸膜转移、胸腔积液导致呼吸困难。基因检测确认突变后用索托拉西布,3周后积液减少,1个月复查原发灶缩小35%,转移灶密度降低。仅轻度腹泻,现维持治疗8个月,能正常散步。这体现了药物对经治患者的实际价值——多线耐药仍能控制肿瘤。
在肺癌治疗史中,索托拉西布是KRAS从“不可成药”到“可靶向”的里程碑。它证明深入解析分子机制能破解“无药可治”的困局。对KRAS G12C突变患者而言,这是重新掌控生活的起点,也是精准医疗的生动实践。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索托拉西布(LUMAKRAS/SOTORASIB)打破了KRAS不可成药的魔咒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索托拉西布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stlx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