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罕见却致命的间质性肺疾病,以肺实质进行性纤维化、肺功能不可逆下降为特征,确诊后5年生存率仅30%-50%。传统治疗以激素、免疫抑制剂为主,但无法阻断纤维化进程,患者常因呼吸衰竭死亡。吡非尼酮作为首个获批的口服抗纤维化药物,像“纤维化刹车”,通过抑制TGF-β、PDGF等促纤维化信号通路,减少胶原沉积与肌成纤维细胞活化,为IPF患者提供延缓疾病进展的精准选择。
吡非尼酮核心机制是多靶点阻断纤维化级联反应:吡非尼酮通过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Smad信号通路,减少Ⅰ型、Ⅲ型胶原蛋白合成;同时下调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受体表达,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与迁移。临床数据显示,其对IPF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的年下降速率从安慰剂的-130ml/年降至-40ml/年,相当于延缓肺功能衰退69%。
适用人群为确诊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成人患者,无论是否吸烟。临床数据显示,这类患者占总IPF群体的85%,传统治疗1年内FVC下降>10%的比例达60%,而吡非尼酮治疗组仅35%。用法为每日三次口服2403mg(分三次,每次801mg),随餐服用可减少胃肠道刺激。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ALT升高发生率约8%)及光敏反应(发生率<5%)。
疗效上,关键临床试验(ASCEND)显示,吡非尼酮治疗52周,患者FVC下降速率较安慰剂减缓60%,无进展生存期(PFS)延长43%。与尼达尼布相比,其对FVC的改善幅度相似(-40ml/年vs-45ml/年),但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恶心、腹泻)发生率更低(25%vs 35%)。
一位68岁男性患者,IPF确诊3年,FVC从基线3.2L降至2.5L(年下降220ml),活动后气短明显。开始吡非尼酮2403mg/天,随餐服用,6个月后FVC稳定在2.4L,12个月时FVC仅下降至2.3L(年下降90ml),步行6分钟距离从350米增至400米。治疗期间仅轻度恶心,通过餐后服药缓解,未影响生活质量。
对IPF患者而言,吡非尼酮的意义是“延缓衰退”——它通过阻断纤维化核心通路,将疾病从“快速进展”转为“缓慢进展”,为患者争取更多治疗窗口。未来,随着对纤维化机制的深入,吡非尼酮可能联合其他靶点药物,进一步提升IPF的防控效果。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艾思瑞/吡非尼酮(PIRFENIDONE)能够显著减缓IPF患者的肺功能下降速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吡非尼酮 https://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