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领域,随着疾病复发次数增加,治疗选择变得越来越有限。塞利尼索作为一种全新作用机制的口服药物,通过选择性抑制核输出蛋白1发挥作用,为多重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这种首创机制针对肿瘤细胞的核质运输过程,在既往多种药物治疗失败的患者中仍能产生显著疗效。
塞利尼索的治疗原理基于其对核输出蛋白1的特异性抑制。在正常细胞中,核输出蛋白1负责将肿瘤抑制蛋白和其他生长调节蛋白从细胞核运输到细胞质。在多发性骨髓瘤等肿瘤细胞中,核输出蛋白1过度表达,导致过多的肿瘤抑制蛋白被运出细胞核,使其无法发挥抑癌作用。塞利尼索通过可逆性地与核输出蛋白1结合,阻断其功能,促使肿瘤抑制蛋白在核内积聚,重新激活其抑癌功能,同时导致癌蛋白信使RNA滞留于核内,最终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该药物适用于治疗既往至少接受过四种疗法且对至少两种蛋白酶体抑制剂、两种免疫调节剂和一种抗CD38单克隆抗体耐药的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成人患者。塞利尼索可与地塞米松联合使用,形成有效的治疗方案。标准剂量为每周第1天和第3天口服80毫克,需与地塞米松20毫克同天使用。为减轻胃肠道反应,建议在服药前使用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等止吐药物预防。
关键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塞利尼索联合地塞米松在重度预处理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显示出显著疗效。研究纳入的122例患者中,总缓解率达到25.3%,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3.8个月。在获得部分缓解以上的患者中,中位总生存期达到15.6个月。这些数据表明,即使是对于极度难治的患者群体,塞利尼索仍能带来有临床意义的疾病控制。
与传统化疗药物相比,塞利尼索的全新作用机制使其对现有药物耐药的患者仍然有效。与其他靶向药物相比,塞利尼索作用于独特的核质运输通路,为联合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实际临床案例中,一位经过五线治疗仍进展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伴有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使用塞利尼索联合地塞米松治疗两个周期后,M蛋白水平下降50%,骨痛症状明显缓解,为后续治疗创造了机会。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添加康必行顾问,想问就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