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利尼索代表了一类全新作用机制的靶向治疗药物,其独特的核输出蛋白抑制机制不仅在多发性骨髓瘤中显示出疗效,也为其他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作为首创的口服选择性核输出蛋白抑制剂,塞利尼索拓展了靶向治疗的范畴,为难治性血液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
塞利尼索的作用机制具有广谱抗肿瘤潜力,这源于核输出蛋白在多种血液恶性肿瘤中的过度表达。除了多发性骨髓瘤,塞利尼索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急性髓系白血病等疾病中也显示出临床活性。其作用机制涉及多个关键信号通路的调节,包括恢复肿瘤抑制蛋白功能、抑制DNA损伤修复、降低癌基因表达等。这种多通路调节特性使塞利尼索可能克服某些耐药机制,增强其他抗肿瘤药物的疗效。
在临床应用方面,塞利尼索的剂量和方案需要根据具体疾病类型进行调整。对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塞利尼索可作为单药治疗,剂量为每周第1天和第3天60毫克。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塞利尼索常与去甲基化药物联合使用。无论何种适应症,积极的支持治疗都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特别是对恶心、厌食等胃肠道反应的管理。
临床研究显示,塞利尼索单药治疗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客观缓解率为28%,其中完全缓解率为12%。在移植后复发的患者中,塞利尼索也显示出令人鼓舞的活性。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塞利尼索与去甲基化药物联合使用的复合完全缓解率达到40%,为不适合强化疗的老年患者提供了有效选择。
与其他靶向药物相比,塞利尼索的全新作用机制使其具有独特的联合治疗潜力。临床前研究显示,塞利尼索可增强蛋白酶体抑制剂、B细胞淋巴瘤2抑制剂等多种药物的抗肿瘤活性。实际案例中,一位老年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因合并症无法接受强化疗,使用塞利尼索联合阿扎胞苷治疗后达到骨髓完全缓解,且耐受性良好,为不适合强化疗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模式。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添加康必行顾问,想问就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