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领域,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精准靶向治疗已经深刻改变了治疗格局。索托拉西布的出现,为携带KRAS G12C这一特定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KRAS基因突变曾是著名的“不可成药”靶点,因其蛋白表面光滑,缺乏传统小分子药物易于结合的“口袋”。索托拉西布的成功研发标志着在这一领域的重大进展,它通过一种创新的机制发挥作用:作为一种不可逆的共价抑制剂,索托拉西布能够特异性地与KRAS G12C突变蛋白表面的半胱氨酸残基结合,将突变蛋白锁定在非活性的GDP结合状态,从而阻断其向下游信号通路(如MAPK通路)传递促进细胞生长和增殖的信号。这种作用相当于精准地“锁住”了驱动肿瘤生长的关键引擎,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并诱导其死亡。
索托拉西布适用于治疗既往至少接受过一次系统性治疗后疾病进展的、携带KRAS G12C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年患者。在使用前,必须通过对肿瘤组织或血液样本进行分子检测,明确存在KRAS G12C突变。该药为口服片剂,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960毫克,需整片吞服,可与食物同服或不同服。如果出现无法耐受的毒副反应,医生可能会建议暂停用药、降低剂量(例如减至每日一次480毫克)或永久停药。治疗应持续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
关键临床试验数据揭示了索托拉西布的疗效。在一项纳入124例经治的KRAS G12C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研究中,独立评审委员会评估的客观缓解率(即肿瘤缩小达到预定标准的患者比例)达到37.1%,疾病控制率(包括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疾病稳定的患者)为80.6%。中位缓解持续时间约为11.1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8个月。这些数据表明,对于既往治疗选择有限、预后较差的这部分患者群体,索托拉西布带来了显著且持久的抗肿瘤活性。与传统的化疗相比,索托拉西布作为靶向治疗,其针对性更强,对正常细胞的损伤相对较小,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能得到更好的维持。与针对其他靶点(如EGFR、ALK)的靶向药不同,索托拉西布专门解决KRAS G12C这一独特的驱动基因问题。
一位68岁男性患者的治疗经历可以作为例证。该患者确诊为晚期肺腺癌,经历了含铂双药化疗和免疫治疗后,病情依然进展。后续的基因检测发现了KRAS G12C突变,于是开始接受索托拉西布治疗。用药约6周后,复查计算机断层扫描显示肺部原发灶和肝转移灶均明显缩小。治疗期间,患者主要经历了腹泻和恶心,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得到良好控制。在持续用药的近一年时间里,病情保持稳定,患者能够维持基本的日常活动。这个案例体现了索托拉西布对于经治的KRAS G12C突变肺癌患者的确切疗效,以及其口服给药的便利性。当然,索托拉西布也存在不良反应需要管理,常见的包括腹泻、恶心、呕吐、肝肾功能指标异常、疲劳等。此外,需要特别关注间质性肺病这一严重但发生率较低的风险,一旦出现新的或加重的呼吸道症状,需立即就医检查。肝功能需要定期严密监测。总之,索托拉西布作为首个获批用于KRAS G12C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疗法,打破了该靶点“不可成药”的僵局,为这部分特定患者群体提供了重要的后线治疗选择,开启了精准治疗的新篇章。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索托拉西布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stlxb/


添加康必行顾问,想问就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