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非小细胞肺癌对传统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原发耐药,莫博塞替尼的研发成功为这一治疗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其分子结构经过优化,能够有效克服外显子20插入突变导致的空间位阻,与ATP结合口袋形成稳定结合。与第一代至第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针对经典突变不同,莫博塞替尼对外显子20插入突变具有高度选择性,其抑制浓度显著低于对野生型EGFR的抑制浓度,这种选择性是其疗效和安全性的基础。除了直接抑制EGFR信号通路外,莫博塞替尼还能抑制HER2外显子20插入突变,这为其在相关突变患者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该药主要用于含铂化疗进展后的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推荐起始剂量为每日160毫克一次口服,应整粒吞服,不要打开或咀嚼胶囊。对于出现无法耐受的毒副反应,可依次减量至每日120毫克或80毫克。治疗期间需要密切监测心电图、电解质和肝功能,建议治疗前3个月每月检测一次心电图,之后每3个月检测一次。与食物同服可能改善胃肠道耐受性。
研究数据显示莫博赛替尼在此难治人群中具有显著疗效。在关键临床试验中,确认的客观缓解率为28%,疾病控制率达到78%。中位至缓解时间较快,为1.5个月,中位缓解持续时间达17.5个月。在亚组分析中,不同插入突变位点的患者均能从中获益。与免疫治疗相比,莫博塞替尼在EGFR突变人群中的疗效更优,且不会增加免疫相关性肺炎的风险。长期随访数据显示,莫博塞替尼治疗组的中位总生存期为24个月,相比化疗的历史数据15个月有显著改善。
一位49岁男性患者的治疗过程体现了其临床价值。患者确诊为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肺腺癌,伴肝转移。一线化疗后2个月疾病进展,开始使用莫博赛替尼治疗。起始剂量每日160毫克,治疗3周后患者自觉咳嗽症状减轻。首次疗效评估时CT显示原发灶缩小30%,肝转移灶缩小25%。治疗期间出现2级腹泻和1级皮疹,经洛哌丁胺和外用激素处理后控制。患者持续治疗11个月,生活质量良好。这个案例说明莫博塞替尼能为化疗耐药患者提供有效的后续治疗。安全性方面,需要特别关注间质性肺病,发生率约为3%,如出现新发或加重的呼吸道症状应立即就医。其他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口腔炎等,多数为轻度至中度。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添加康必行顾问,想问就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