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分子靶向治疗不断发展,米哚妥林作为首个获批用于FLT3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多靶点抑制剂,在这一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不仅限于抑制FLT3受体,还对KIT、PDGFRα/β、VEGFR等多个酪氨酸激酶具有抑制活性。这种多靶点特性使其能够同时干预白血病细胞增殖、生存和血管生成等多个病理过程。FLT3-ITD突变导致受体二聚化并发生自体磷酸化,进而异常激活下游信号通路。米哚妥林通过竞争性抑制ATP结合,阻断这些异常信号的传导。与选择性FLT3抑制剂不同,米哚妥林的广谱抑制作用可能有助于预防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
米哚妥林与标准化疗方案联合用于新诊断的FLT3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成人患者的治疗。推荐剂量为每日两次口服50毫克,在化疗周期的特定时间段使用。标准用法为每个化疗周期的第8天开始服药,持续至第21天。药物应整粒吞服,不可打开或咀嚼胶囊。如果错过给药时间在4小时内,应尽快补服,超过4小时则跳过此次剂量,按原计划服用下次剂量。治疗期间需要密切监测血常规、电解质和心功能,特别要关注骨髓抑制和心脏毒性的发生。
研究数据显示,在FLT3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米哚妥林联合化疗显著改善了长期生存。联合治疗组的中位总生存期达到74.7个月,4年总生存率为51.4%,而单用化疗组分别为25.6个月和44.3%。在完全缓解率方面,联合组为59%,对照组为54%。虽然完全缓解率差异不大,但联合治疗显著延长了缓解持续时间,降低了复发风险。与第二代FLT3抑制剂相比,米哚妥林作为一线治疗与化疗联合使用,在改善总生存方面显示出优势。这些数据支持米哚妥林成为FLT3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标准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位62岁女性患者的治疗过程具有代表性。患者确诊为FLT3-TKD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接受含米哚妥林的诱导化疗。治疗第8天开始加用米哚妥林每日两次50毫克。化疗期间出现3级骨髓抑制,经支持治疗恢复。诱导治疗结束后获得完全缓解,微小残留病变检测为阴性。巩固治疗阶段继续使用米哚妥林联合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期间出现QT间期延长,经调整合并用药后改善。患者完成所有计划治疗后持续缓解24个月。这个案例说明米哚妥林联合化疗能诱导深度缓解。安全性方面,米哚妥林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黏膜炎、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等,多与化疗毒性叠加相关。需要特别关注肺毒性的发生,如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应及时评估。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米哚妥林 https://www.kangbixing.com/bxyw/mdtl/


添加康必行顾问,想问就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