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AS基因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25%,其中G12C是最常见的亚型,阿达格拉西布的研发成功为这部分患者提供了精准治疗选择。其分子结构经过优化设计,能够不可逆地结合KRAS G12C突变蛋白,将其稳定在失活状态。与可逆抑制剂不同,这种共价结合方式提供了更持久的靶点抑制效果。阿达格拉西布对KRAS G12C的抑制浓度显著低于对野生型KRAS的抑制浓度,这种高选择性是其疗效和安全性的基础。临床前研究显示,阿达格拉西布能有效抑制下游MEK和ERK的磷酸化,阻断肿瘤细胞增殖信号传导。
该药主要用于既往接受过系统性治疗后进展的KRAS G12C突变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标准给药方案为600毫克每日两次口服,应整片吞服。治疗期间需要密切监测肝功能、电解质和心电图,建议治疗前3个月每月检测一次肝功能,之后每3个月检测一次。良好的用药依从性对保证疗效至关重要,患者应建立规律的服药习惯。
研究数据表明阿达格拉西布在此特定突变人群中具有显著疗效。在关键临床试验中,确认的客观缓解率为43%,疾病控制率达到80%。中位至缓解时间较快,为1.4个月,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8.5个月。在伴有可测量脑转移灶的患者亚组中,也观察到颅内病灶的缩小。与标准化疗相比,阿达格拉西布在客观缓解率和无进展生存期方面均显示出优势。与索托拉西布相比,两者作用机制相似,但药代动力学特征有所不同,阿达格拉西布的血浆半衰期较长,约23小时,这可能有助于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
一位49岁女性患者的治疗过程体现了其临床价值。患者确诊为KRAS G12C突变肺腺癌,伴肝转移。一线化疗后疾病进展,开始使用阿达格拉西布治疗。起始剂量每日两次600毫克,治疗2周后患者自觉咳嗽症状减轻。治疗6周后影像学评估显示原发灶缩小35%,肝转移灶缩小30%。治疗期间出现2级转氨酶升高,经暂停用药并保肝治疗后恢复,后续以降低的剂量继续治疗。患者持续获益10个月,生活质量良好。这个案例说明阿达格拉西布能为化疗耐药患者提供有效的后续治疗。安全性方面,需特别关注间质性肺病,发生率约为3%,如出现新发或加重的呼吸道症状应立即就医。其他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疲劳等,多数为轻度至中度。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添加康必行顾问,想问就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