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糖尿病黄斑水肿是导致成年人视力严重受损甚至失明的主要眼底血管性疾病。这些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在于异常的血管生长和渗漏,即血管生成,它破坏视网膜的正常结构,引起液体积累、出血和瘢痕形成,最终导致不可逆的视力丧失。长期以来,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的眼内注射是标准疗法,但多数需要每月或每两月一次的频繁注射,给患者和医疗系统带来了沉重负担。对更长给药间隔的迫切需求,推动了双通路抑制药物的研发,Vabysmo正是这一背景下的重要突破。
Vabysmo的创新之处在于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它是首个被设计用于眼内注射的双特异性抗体,能够同时高亲和力地结合并抑制两种关键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和血管生成素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是驱动异常血管生成和血管渗漏的核心因子,而血管生成素2则参与血管的不稳定和炎症反应,两者协同作用,加剧疾病进展。通过双重阻断,法瑞西单抗不仅能有效抑制新生血管、减少血管渗漏以消除视网膜水肿,还能作用于血管生成素2通路,可能改善血管稳定性,从而在更深的层面干预疾病进程。
该药物适用于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糖尿病黄斑水肿。其最显著的优势体现在给药间隔的延长上。在关键临床试验中,法瑞西单抗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持久效力。研究数据显示,在接受法瑞西单抗治疗的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中,大约有45%的患者在第一年治疗结束时能够成功地将注射间隔延长至每四个月一次;在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中,这一比例更是达到了约52%。这与需要每月或每两月注射一次的传统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药治疗方案形成了鲜明对比,意味着大部分患者每年可减少多达6到8次的眼内注射。
与传统的单一靶点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相比,法瑞西单抗的双重作用机制提供了更全面的通路覆盖,这可能是其疗效更持久的原因之一。在视力获益方面,法瑞西单抗的表现非劣效甚至在某些指标上优于对照药物。更重要的是,其延长给药间隔的潜力直接转化为患者治疗体验的改善。一个典型的临床案例可以说明这一点:一位长期受糖尿病黄斑水肿困扰的患者,此前需要严格遵守每两月一次的眼内注射以维持视力,频繁的就医严重影响了其工作和生活。转为法瑞西单抗治疗后,经过初始阶段的加载剂量,其视网膜水肿得到有效控制,视力保持稳定,医生根据其病情评估,成功将其治疗间隔延长至每四个月一次。这不仅极大地减轻了患者往返医院的奔波之苦和经济负担,也降低了因频繁注射带来的眼内感染等潜在风险,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了显著提升。
当然,法瑞西单抗作为一种眼内注射药物,同样存在注射相关的常见风险,如眼压升高、眼内炎症等,但其总体安全性与现有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相似。法瑞西单抗的出现,标志着眼底病治疗从频繁干预向个体化、长效化管理迈出了关键一步。它通过创新的双通路抑制机制,在保证视力获益的同时,极大地解放了患者,为眼底病的长期慢病管理提供了更优的选择。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医生能够更好地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间隔,帮助更多患者实现视力的长期稳定,守护宝贵的光明。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添加康必行顾问,想问就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