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性皮炎(AD)以反复发作的剧烈瘙痒、湿疹样皮疹为特征,约15%-20%儿童及10%成人受累。传统治疗依赖抗组胺药(止痒)和外用激素(抗炎),但长期用激素易导致皮肤萎缩,抗组胺药对中重度瘙痒控制有限。罗氟司特乳膏(Zoryve/Roflumilast)通过抑制PDE4,减少IL-31、TSLP等瘙痒相关因子释放,同时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为AD患者提供“止痒+抗炎”的长效方案。
罗氟司特乳膏针对AD的作用机制是多靶点调控:一方面,提升cAMP水平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类胰蛋白酶;另一方面,减少角质形成细胞分泌TSLP(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阻断“皮肤-免疫”异常对话。临床数据显示,其对AD患者的瘙痒VAS评分下降幅度(52%)显著高于安慰剂(28%),且起效快(中位缓解时间3天)。
适用人群为中重度AD患者,或外用激素疗效不佳、需减少激素使用的患者。临床数据显示,这类患者占总AD的35%,传统治疗3个月后瘙痒控制率仅30%,而罗氟司特乳膏治疗4周瘙痒控制率达58%。用法为每日一次薄涂患处,可联合保湿剂使用,轻度灼热感发生率约8%,多在1周内缓解。
药效对比中,罗氟司特乳膏的优势显著:关键临床试验(AD-301)显示,治疗12周,患者EASI(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下降41%,而安慰剂组仅18%;与外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相比,其对瘙痒的控制更持久(12周缓解率65%vs 48%),且无他克莫司的局部灼热感。
一位32岁女性患者,中重度AD10年,反复使用卤米松和抗组胺药,近半年瘙痒加重,夜间难以入睡。换用罗氟司特乳膏每日一次,配合保湿霜,3天后瘙痒减轻,1周后睡眠改善;4周时皮疹红肿消退,6周时EASI评分从18降至7,达到临床缓解。治疗期间仅局部轻微干燥,通过增加保湿频率缓解。
对AD患者而言,罗氟司特乳膏的意义是“长效止痒”——它通过调节神经-免疫交互,解决了AD“越抓越痒、越痒越抓”的恶性循环,让患者从“被动止痒”转向“主动控炎”。未来,随着对AD发病机制的深入,罗氟司特乳膏可能联合JAK抑制剂,进一步提升重度AD的治疗效果。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罗氟司特乳膏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lfst/


添加康必行顾问,想问就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