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巴他赛(Cabazitaxel)作为一种在癌症治疗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的药物,为众多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它属于紫杉烷类药物,通过独特的作用机制发挥抗癌功效。本文将对卡巴他赛的各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卡巴他赛的抗癌作用机制与多西他赛相似,同属抗微管类药物。其主要通过与微管蛋白紧密结合,促使微管的组装过程加速,同时具有阻止已组装好的微管解体的能力,从而使微管结构保持稳定状态。这种对微管的稳定作用,能够有效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进程,同时也干扰了间期细胞功能的正常发挥。细胞有丝分裂是细胞增殖的关键过程,受到抑制后,癌细胞的分裂和繁殖速度显著减缓,进而达到控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卡巴他赛在前列腺癌的治疗中有着重要地位,尤其是对于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将其指定为这类患者在接受过多西他赛和新型激素疗法之后的1类首选治疗方案。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卡巴他赛通常与泼尼松联合使用,用于治疗先前接受过含多西紫杉醇治疗方案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在一项随机、开放、国际、多中心研究(TROPIC,NCT00417079)中,对755名符合条件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进行了研究。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每3周静脉注射卡巴他赛25mg/m²最多10个周期,同时每日口服泼尼松10mg(n=378);另一组接受每3周静脉注射米托蒽醌12mg/m²每天口服泼尼松10mg,持续10个周期(n=377)。该研究结果显示出卡巴他赛联合泼尼松方案在治疗此类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此外,在另一项非劣效性、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研究(PROSELICA,NCT01308580)中,对1200例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进行研究,这些患者既往均接受过含多西紫杉醇方案治疗。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卡巴他赛25mg/m²(n=602)或20mg/m²(n=598)剂量的治疗。研究证明,在意向治疗人群中,卡巴他赛20mg/m²与卡巴他赛25mg/m²相比,总体生存率(OS)具有非劣效性。基于符合方案人群,卡巴他赛20mg/m²的估计中位OS为15.1个月,卡巴他赛25mg/m²的估计中位OS为15.9个月。这表明不同剂量的卡巴他赛在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方面都有一定的疗效。
除了前列腺癌,卡巴他赛在其他癌症治疗方面也有研究探索。有观点认为它可能对乳腺癌、卵巢癌、肺癌、胰腺癌等也具有一定的治疗潜力。但目前针对这些癌症的治疗,卡巴他赛大多还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尚未成为标准治疗方案。不过,这些探索为未来拓展卡巴他赛的临床应用范围提供了可能。
卡巴他赛的推荐剂量是基于体表面积(BSA)来计算的,通常为每三周一次20mg/m²静脉输注一小时。同时,在整个卡巴他赛治疗期间,患者需要每日口服泼尼松10mg。在一些经过医生谨慎选择的患者中,也可使用25mg/m²的剂量。例如在某些身体状况较好、对药物耐受性可能较高的患者中,医生会综合评估后考虑使用较高剂量。每次剂量卡巴他赛前至少30分钟,需要预先使用以下静脉药物,以降低超敏反应的风险和/或严重程度,包括抗组胺药(如右氯苯那敏5mg,或苯海拉明25mg或同等抗组胺药)、皮质类固醇(地塞米松8mg或同等类固醇)以及H₂拮抗剂。卡巴他赛注射单剂量小瓶在给药前需要两次稀释。在输注过程中,要使用0.22微米在线过滤器灌注1小时以上,且不能使用含聚氨酯的输液器进行给药,输液前需允许药物达到室温。
卡巴他赛在癌症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为众多患者带来了治疗的希望。但在使用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疗效与不良反应,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能够从治疗中最大程度获益。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卡巴他赛(Jevtana/Cabazitaxel)在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卡巴他赛 https://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