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复杂性催生了多样化的治疗需求,尤其对于激素受体阳性(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且存在PIK3CA/AKT通路突变的患者,传统治疗常面临耐药困境。卡帕塞替尼(Capivasertib)作为全球首款获批的AKT抑制剂,通过靶向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键节点”,为患者带来了生存获益的新希望。
卡帕塞替尼的核心机制在于抑制AKT蛋白的活性。AKT作为PI3K/AKT/mTOR通路的核心效应分子,其异常激活是乳腺癌耐药和进展的重要驱动因素。当PIK3CA基因突变或PTEN功能缺失时,AKT持续活化,促进肿瘤细胞存活、增殖和转移。该药物通过竞争性结合AKT的ATP结合位点,特异性抑制其磷酸化,从而中断下游促癌信号,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这种精准靶向策略避免了泛泛抑制带来的副作用,同时针对突变特征实现高效抗肿瘤效果。
卡帕塞替尼的适应症明确限定于HR+/HER2-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且需经基因检测证实存在PIK3CA、AKT1或PTEN突变。这类患者通常在内分泌治疗(如他莫昔芬、来曲唑)后出现耐药,疾病快速进展。通过精准筛选目标人群,确保药物在最适合的患者中发挥最大疗效。
药物采用口服给药,推荐剂量为每日两次(早晚各400mg),连续服药4天后停药3天,形成7天治疗周期。需整片吞服,避免咀嚼或压碎,固定时间服用以确保血药浓度稳定。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可逐步减量至300mg/bid或200mg/bid,无法耐受则暂停用药。用药期间需遵循规范,避免与强效CYP3A抑制剂或诱导剂联用,肝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调整剂量。
使用卡帕塞替尼时需注意:1.高血糖管理:定期监测血糖,必要时启用降糖方案,高风险患者需每日监测;2.消化系统:首次腹泻立即启动止泻治疗(如洛哌丁胺),持续腹泻需评估电解质;3.皮肤反应:出现皮疹或红斑时需皮肤科干预,严重反应暂停用药并给予激素;4.避孕要求:育龄期女性需高效避孕至停药后1个月,男性至4个月;5.避免活疫苗:治疗期间禁止接种活疫苗,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此外,患者需记录用药日记,及时反馈不良反应。
卡帕塞替尼的出现,标志着乳腺癌治疗向精准化、个体化的新阶段迈进。通过靶向AKT破解PIK3CA突变驱动的耐药,其联合用药方案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改善生活质量。未来,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普及和更多联合疗法的探索,卡帕塞替尼有望为更多乳腺癌患者解锁长期生存的新可能,推动精准医疗的深入发展。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卡帕塞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Capivaserti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