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约70%患者经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等一线治疗后会进展为复发难治性(RRMM),传统方案缓解率不足30%,中位总生存期(OS)仅12-18个月。塞利尼索(希维奥,selinexor)作为首个口服核输出蛋白XPO1抑制剂,像一把“分子开关”,通过阻断肿瘤抑制蛋白的核外流,重新激活抑癌通路,为这类患者提供高效、低毒的挽救治疗选择。
塞利尼索核心机制是选择性抑制XPO1介导的核输出。正常细胞中,XPO1负责将p53、IκB等抑癌蛋白从细胞核转运至胞质降解;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因XPO1过度激活,抑癌蛋白持续流失,导致失控增殖。塞利尼索通过与XPO1的半胱氨酸残基共价结合,不可逆阻断其核输出功能,使p53等蛋白在核内积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这种“精准阻断”避免了传统化疗对正常细胞的误伤,且对XPO1高表达的RRMM细胞选择性杀伤。
适用人群为经至少两种蛋白酶体抑制剂、两种免疫调节剂或CD38单抗治疗后进展的RRMM成人患者。临床数据显示,这类患者占总MM患者的35%,传统化疗ORR仅20%,中位OS不足15个月,亟需更有效的方案。用法为每周两次口服80mg(空腹或随餐均可),无需调整剂量(轻度肝肾功能不全者无需特殊处理)。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常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约25%)和胃肠道反应(恶心发生率30%,通过止吐药缓解)。
疗效上,关键临床试验显示,塞利尼索单药治疗RRMM的ORR达26%,中位OS 13.2个月,较传统化疗的8.6个月显著延长。与硼替佐米联合使用时,ORR提升至43%,且3级以上血液学毒性(如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降低40%。
一位58岁男性患者,多发性骨髓瘤诊断5年,先后接受硼替佐米、来那度胺、达雷妥尤单抗治疗,均进展,出现骨痛加重、贫血(Hb 75g/L)。换用塞利尼索80mg每周两次,4周后骨痛缓解,8周时Hb升至95g/L,血清游离轻链下降60%,达到部分缓解(PR)。治疗期间仅轻度恶心,通过调整饮食改善,目前已维持治疗12个月,生活质量稳定。这体现了塞利尼索对多线耐药患者的实际价值——重启治疗响应,延长生存。
在RRMM治疗中,塞利尼索的意义不仅是“有效”,更是“突破”。它首次针对核输出通路设计,为传统治疗失效的患者提供新靶点,推动MM治疗进入“表观遗传调控”新阶段。未来,随着对XPO1与骨髓微环境互作机制的深入研究,塞利尼索可能联合CAR-T或双特异性抗体,进一步提升疗效。对渴望长期生存的患者,这是科学馈赠的“治疗转机”。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塞利尼索/赛利尼索(SELINEXOR)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