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慢性髓性白血病治疗时间的延长,耐药突变成为影响长期疗效的主要障碍,阿西米尼的创新机制为这一难题带来突破。其STAMP抑制剂特性使其能够同时结合BCR-ABL1的两个不同位点,这种双位点结合策略有效克服了单一靶点抑制的局限性。当阿西米尼与肉豆蔻酰口袋结合时,迫使BCR-ABL1形成类似自抑制的构象,此时再结合ATP结合域,产生协同抑制作用。这种作用机制使其对ATP结合域突变(如T315I)和调控区突变都具有良好活性。与主要依赖ATP竞争性抑制的传统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不同,阿西米尼通过变构调节和竞争性抑制双重作用,显著提高了耐药屏障。
该药主要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失败或不耐受的慢性期慢性髓性白血病。标准起始剂量为每日40毫克一次口服,对于体重低于50公斤的患者应考虑使用20毫克每日一次。治疗前需进行基线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治疗期间前3个月每2周监测一次心电图,之后每月一次。对于出现3级及以上非血液学毒性的患者,应中断治疗直至恢复至1级以下,然后以降低的剂量重新开始。良好的用药依从性和定期监测是确保疗效和安全的关键。
临床研究结果证实了阿西米尼在耐药患者中的卓越疗效。在对两种以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的患者中,阿西米尼治疗的主要分子生物学缓解率为25%,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率为51%。在伴有T315I突变的难治患者中,主要分子生物学缓解率达到35%,显著优于既往治疗方案。中位达到主要分子生物学缓解的时间为3个月,快于第三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历史数据。长期随访显示,获得主要分子生物学缓解的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达到85%。与高三尖杉酯碱等化疗药物相比,阿西米尼具有更好的耐受性和更方便的口服给药方式。
一位48岁女性患者的治疗过程展示了其临床价值。患者诊断慢性髓性白血病6年,对达沙替尼和博舒替尼相继耐药,基因检测发现F317L突变。开始阿西米尼治疗后,起始剂量每日40毫克。治疗8周时BCR-ABL1转录本水平下降1.5个对数级,12周时达到主要分子生物学缓解。治疗期间出现2级皮疹和1级关节痛,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患者持续治疗24个月,维持深度分子生物学反应,生活质量良好。这个案例说明阿西米尼对非T315I耐药突变也有效。安全性方面需特别关注,阿西米尼可能引起胰腺炎,发生率约5%,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淀粉酶和脂肪酶。其他需要监测的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高血糖、肝功能异常等,建议治疗前6个月每月检测生化指标。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阿西米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axmn/


添加康必行顾问,想问就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