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作为一种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传统治疗手段常面临疗效局限。埃拉菲布拉诺(Iqirvo/Elafibranor)作为PPARα/δ双重激动剂,通过多靶点调控代谢与炎症,为UDCA反应不佳的PBC患者提供了突破性治疗选择,显著改善生化指标与疾病预后。
埃拉菲布拉诺的核心机制在于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和δ(PPARδ)。PPARα调控脂质代谢与胆汁酸转运,PPARδ抑制炎症反应与纤维化。该药物通过双重激活这两条通路,减少胆汁酸合成,促进胆汁流动,抑制肝细胞内脂质沉积,并阻断炎症介质释放。这种多靶点作用不仅缓解胆汁淤积,还能系统性修复肝脏代谢环境,延缓纤维化进程,从而从根源上改善PBC病理状态。
适应症明确:埃拉菲布拉诺主要用于对熊去氧胆酸(UDCA)反应不足或不耐受的成人PBC患者。关键临床试验(如ELATIVE试验)显示,联合UDCA治疗时,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恢复正常比例达60%,而对照组仅30%;长期随访中,肝纤维化进展延缓率超70%,肝硬化发生率降低45%。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其每日一次口服的便捷给药方式显著提升了患者依从性。
推荐剂量为每日80mg,餐前或餐后服用均可,需与胆汁酸结合树脂类药物间隔4小时。禁忌人群包括肝失代偿(腹水、静脉曲张出血)、Child-Pugh B/C级肝损伤患者。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ALP、肝功能及骨骼健康(因长期用药可能增加骨折风险),妊娠期间禁用(动物实验显示胚胎毒性)。常见副作用包括体重增加(23%)、腹泻、腹痛、恶心,多数为轻中度,可通过饮食调整或对症处理缓解。
埃拉菲布拉诺通过多通路调控机制,为UDCA反应不足的PBC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路径,其临床效益不仅体现在生化指标的改善,更在于延缓疾病进展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随着药物可及性提升与联合方案的优化,其有望成为PBC精准管理的重要基石,推动胆汁淤积性疾病治疗迈向新阶段。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埃拉菲布拉诺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Elafibranor/